對黨忠誠、對民可親、對家盡心,徐利民的家國觀體現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由家及國,他不負家人利民的期望;由國及家,他堅守自己利民的承諾。
“我后來才知道,原來徐部長的老母親就在我們單位當門衛。70多歲,身體很好,燒水、拿報紙……”浦江縣交通集團有限公司90后青年干部黃婷婷回憶,徐利民總是等單位沒人的時候,再去門衛室看望母親,“正因為這樣,我們才一直沒發現門衛阿姨的身份。”
徐利民是家族里的頂梁柱。徐利民的一個表外孫女,徐利民知道其做生意失敗后,主動聯系她,問她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一直鼓勵她,默默幫助她。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再怎么對家人好,徐利民有一條原則不會觸碰,那就是不干違法違紀的事。
“能幫的幫,違法違紀的事絕對不幫。”在任何場合,徐利民都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常常對家人說:“不要以為我是個官,可以怎么樣,領導干部更要帶頭遵紀守法。”
有一次,一個親戚因為涉嫌賭博被派出所傳喚。親戚打電話向徐利民求情,徐利民嚴肅地說:“違法違紀的事情,我幫不了,也不會幫,派出所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
就因為這件事,親戚一直想不通。徐利民去世后,這個親戚來祭拜時說:“我錯怪了他。現在我也想通了,他就是這樣的為人,不是他不肯幫,而是他身為領導干部不能幫。”
女兒長年在外讀書,高中、大學、研究生……每一個人生重要階段,徐利民都會給女兒寫一封信,殷殷叮囑“多看別人長處,在幫助他人中找到快樂” “要守住對國對家的底線,沒人會尊重對不住自己國家的人”。
“他工作很拼命,對自己要求很高,對我要求也很高。雖然他是弟弟,但在這些方面,他更像哥哥。”在哥哥徐樹明眼里,弟弟為官樸素,“平時穿的,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便服,腳上不是旅游鞋就是布鞋。”
無論是讀書還是工作,徐利民每次回家,都會專門幫母親干農活。每次出差,離家前和回家后,他也都會跟母親說一聲。如今,白發人送黑發人。一想起徐利民,母親總是泣不成聲:“看到照片,我就要哭,他很孝順。”
6月19日晚,央視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現場播放的視頻,當徐樹明含淚講述:“弟弟曾答應陪媽媽去北京看五星紅旗。弟弟沒有完成的承諾,哥哥來完成。”很多觀眾都被戳中淚點,淚如泉涌。
徐利民去世后,妻子周衛紅遲遲未能從悲痛中走出來。
“多希望這只是個噩夢,夢醒來你摸摸我的頭說‘沒事,有我在呢’。”周衛紅現在都很恍惚,總以為徐利民下班后哪怕再遲也會回家,陪她去江邊散步,一起念叨上山的大事小事。
去年,記者和央媒、省媒記者一起在浦江采訪時,周衛紅看到記者,抱頭痛哭。徐利民的名字、徐利民的照片……有關徐利民的一切,只要一提起,她的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對人對事,他是一個很執著、很溫暖的人。”周衛紅念叨著徐利民的好,并感謝社會各界對徐利民的致敬和緬懷,“謝謝你們,你們都記得他,他就永遠都在。”
“我會慢慢地和他和解,也和自己和解。”看著上山的事業薪火相傳,周衛紅很欣慰,“這也是徐利民希望看到的。”(金華傳媒記者 李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