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芬
六月里,暑熱漸盛,婺城區長山鄉盧家村綠意盎然。二十多畝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間點綴著朵朵荷花。眼前的美景沒有讓“新農人”傅強駐足,他正帶著意向客戶考察項目環境,洽談項目招商事宜,謀劃著鄉村振興新藍圖。他說,項目準備征地了,現在的他只爭朝夕,干勁十足。
鄉村呼喚人才,人才成就鄉村。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婺城區認真貫徹落實浙江省委“三支隊伍”建設決策部署,堅持量質并舉,大力培育具有現代化特質的“新農人”。一方面,打好“新農人”扶持政策組合拳,研究出臺培育政策,加快農創客培育,做好工程師、農藝師、畜牧獸醫師等一線“土專家”、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和省部級鄉村產業振興“頭雁”人才培育工作。另一方面,建設開放創新的“新農人”創業平臺,讓“新農人”第一時間接觸和應用最新的農業信息、科技成果。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培育“新農人”1186名。
眼下,在婺城廣袤的鄉村,一大批有知識、有抱負的“新農人”回到鄉村,他們擁有規劃新思路、營銷新手段、生產新方式,給予鄉村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他們中,有放棄大城市發展機會,毅然回到鄉村投身鄉村振興規劃、鄉村運營的設計專業人才;有從事金融行業多年,循著家鄉情愫回鄉創業,一心想讓金華“被看見”的創業者;有懷抱夢想,敢于挑戰,探索種養結合的奮斗者;有讓手機成為新農具,讓科技賦能農業的“農二代”……他們敏銳抓住發展機遇,敢于改變傳統發展模式,在農業產業形態上進行創新,在農村經濟業態上實現升級,成為鄉村發展的“新引擎”。
毋庸置疑,“新農人”站上了鄉村振興的“C”位。不過,要讓更多“新農人”回歸鄉村、扎根鄉村,我們還要進一步下好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全盤棋”,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加快構建集教育與培訓、鄉創資源導入、落地服務和孵化于一體的鄉創平臺,讓鄉村成為人才集聚之地、創新潮涌之地、情懷激蕩之地,讓“新農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筑夢、逐夢、圓夢。
新時代呼喚勇于拼搏的“新農人”,“新農人”也向往婺城這片實現人生夢想的熱土。全社會都應給“新農人”多一些幫扶,在政策、資金、服務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在爬坡過坎時拉他們一把,讓新農人成為“興農人”,在鄉村振興中書寫青春華章。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