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對于來自婺城區蔣堂鎮移民新村二期的付路清一家來說,顯得尤為特殊——他們搬入了期盼已久的新居,在嶄新的環境中歡度新春龍年。
“還是新家好,整齊、干凈、暖和!”62歲的付路清感慨道。付路清的老家在塔石鄉銀嶺村,2022年,他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異地搬遷號召,抽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經過數月的裝修,去年年底,一家人終于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不管是出行還是上學,在這邊都方便多了。”付路清的妻子胡祿弟難掩喜悅之情,兒子女兒都在市區上班,以后他們回來也方便多啦!
這個春節,在蔣堂鎮移民新村二期,有不少的村民像付路清一家一樣,從生活不便的西南山區搬到了新家,在新房里歡歡喜喜迎接嶄新的生活。
據悉,蔣堂移民新村二期安置房是婺城區下山安居創富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共建設864套安置房,共安置了瑯琊、安地、沙畈、塔石、莘畈和箬陽等6個山區鄉鎮的1300余位村民。在2022年完成分房后,村民們陸陸續續完成裝修搬遷,開啟了新的生活。
在婺城區西南邊陲,坐落著沙畈、塔石、箬陽、莘畈等多個山區鄉鎮,轄區有多個飲用水源地,也是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萬千動植物棲息繁衍的樂園。生態資源稟賦的“優”,也意味著空間制約下發展的“難”。
2001年起,婺城區按照“自覺自愿、自力更生、政策引導、政府扶持”思路,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靈活安置、確保穩定”原則,先后實施下山脫貧、下山移民、水庫移民、扶貧異地搬遷、下山安居創富等一系列異地搬遷工程。通過異地搬遷,累計安置30個行政村、20個自然村、共計1.35萬人,搬遷南部山區近1/4的人口,解決了山區群眾行路難、就業難、發展難等系列問題。
去年十一月,位于白龍橋集鎮的下山安居創富工程白龍橋安置小區(一期)已完成全部結頂,有望今年年底實現竣工。項目內容包括23幢高層住宅、1所幼兒園,2211個停車位,安置房總套數1872套。項目建成后,將徹底改善山區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實現富民安居,加快推進共同富裕步伐。(記者 彭麗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