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正是江南好時節。10月28日上午,在全區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全面打造鄉村振興婺城樣板推進會會前,區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鄉鎮、新獅街道黨(工)委書記及分管負責人,各行政村黨支部書記等283人兵分兩路,分赴瑯琊鎮泉口村、蔣堂鎮開化村等現場,在步入一幅幅山清水秀、生機盎然的鄉村振興美麗圖景的同時,聆聽持續推進“千萬工程”的婺城回響。
1
文旅融合,點亮村莊經營“共富路徑”
滴翠山色遠映,流水潺潺入耳。走進瑯琊鎮泉口村,考察組一行現場感受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成效,詳細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工作亮點及經驗做法。來到鐵店窯,精美的瓷器很快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或是天青,或是月白,一件件品類繁多不失精致,“環肥燕瘦”各有千秋。匠人們正不斷揉泥、悶泥、拉胚、塑形……舉手投足間輕輕柔柔地賦予泥團新生命,技藝之巧妙讓眾人紛紛駐足,舉起手機拍照留念。
窯火不熄,匠心不朽,泉口建設村莊的熱情正如鐵店窯的薪火永不泯滅。多年來,泉口村著力推進“千萬工程”建設,更新村莊規劃,全面改善人居環境,讓村景變成了“風景”。行走在治水文化園中,眼前一派自然人文與古色古韻交織的和美鄉村新風貌迎面而來,所見是清幽小徑,粉墻黛瓦,魚蓮嬉戲。來到“共富集市”上,還有蜂蜜、燒餅等美食飄香,煙火升騰間,大家品嘗起當地特色小吃,十分滿足。“泉口村的眼光長遠,村莊創建特色鮮明,主導產業突出,美得也很有層次,值得我們學習。”考察中,竹馬鄉下張家村黨支部書記錢瑞華不吝贊美之詞,為眼前所見的美好景象雙手點贊。現場還有許多村干部比學互鑒,邊看邊交流,共謀鄉村振興推進之策。
泉口村黨支部書記陳桂祥介紹,沿著文旅融合、衍生文創的路子,泉口村打造500多平方米的鐵店窯文創基地,以“窯、農耕、酒、電商”四大主題文化為核心,讓“風景”變成“錢景”。除此之外,村中以黨建為引領,還新建了鄰里中心、健康驛站、電商基地、非遺演繹廣場等多個項目場景,讓未來鄉村成色更足。“現在,我們還在道路兩邊實施了亮化工程,真正照‘靚’鄉村振興路,進一步增強村民幸福感,估計再等一周就可以投入使用。”陳桂祥笑說。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嚴東生表示,自2004年“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啟動實施以來,婺城區始終把深入踐行“千萬工程”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而泉口村就是干部干事創業的一個典型代表。在新階段,該村以鐵店窯、糧食生產整治等為主要抓手,在鄉村振興中跑出新的加速度的同時,帶領更多村民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2
產業興旺,繪就鄉村振興“繁榮圖景”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來到蔣堂鎮開化村,一進村口沒走多遠,浙江智能交通科技產業園(開化村小微企業創業園)便出現在眾人眼前。園區內道路寬闊平整,環境美觀整潔,第一眼便有了幾分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應有的模樣。
步入其中,擺放在門口的一排排展板道出了產業園的“前世今生”。據了解,園區的前身是一座傳統磚瓦廠,興建于上世紀80年代,曾經一度是村集體主要的經濟來源。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深入,磚瓦廠開始暴露出耗能高、污染環境、土地利用率低等缺陷,再加上其生產低效已不足以滿足村級建設需求,在“千萬工程”指引下,磚瓦廠于2018年關停,正式開啟了轉型的步伐。
一路上,開化村黨支部書記周建軍欣喜地向眾人分享著園區的發展成果:2020年底,浙江智能交通產業園作為婺城區首個村級億元項目正式開工,隨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這座小村子里的現代化產業園。截至目前,已有5家企業正式入駐園區,園區運營得有聲有色,不僅帶動開化村年集體經濟蓬勃發展,還提供了數百個就業崗位,使得不少鎮上居民能在“家門口”安心就業。“園區發展得越來越好,村子也在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的相得益彰中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幸福的蝶變。”周建軍笑說,如今,村民們的幸福感與日俱增,日子也過得越來越有盼頭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才入駐的金華騎點車業有限公司是園區內的一家“新租戶”。走進企業廠房內部,焊接、組裝、檢查......工人們正在各自的流水線上埋頭操作加緊趕制訂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考察組介紹,金華騎點車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計、研發、制造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智能電動車生產企業,生產的電動自行車主要銷往美國、英國、法國等海外中高端市場,其中個別款式在海外的售價甚至高達5000美金。此話一出,頓時在人群中引起了一片驚喜的贊嘆聲。
“看到小村子里如今也能生產出銷往世界各地的高端產品,我打心眼里感到自豪。”現場,安地鎮安地村黨支部書記方東告訴記者,開化村依托“千萬工程”指引主動求變,通過引入高端制造業完成產業升級,最終實現鄉村振興、居民幸福的舉措值得各個村深入學習。他表示,安地村未來也將進一步深耕本土特色,發揮區位優勢,把農文旅融合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招”,全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打造鄉村振興新典范。
“千萬工程”二十年,是浙江重塑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二十年。近年來,婺城各地各部門也在開展“非糧化”整治、推廣兩頭烏品牌、構建農事服務體系、和美鄉村建設、共同富裕等工作上通力合作,鄉村振興工作亮點頻出,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除了泉口和開化,在婺城,還有巖頭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非遺集聚村;沙溪村抓住花卉苗木這一婺城優勢產業,打造了產值過億的“花木之窗”;利用區位優勢,積極招引體育賽事,方下店村的文體品牌不斷打響……
濃濃的笑意,爽朗的笑語……放眼婺城大地,一股活力鄉村的熱浪迎面而來,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人們盡情釋放樂業安居的幸福之情,而這一切皆是婺城鄉村振興路上應有的模樣!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