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靜怡)10月13日是第34個“國際減災日”,為充分調動和激發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積極性,努力構建多元參與的防災減災救災新格局,10月14日,2023年婺城區“婺安有我”社會應急救援隊伍技能比武演練在金華市水上運動中心上演。金華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馬桂喜,婺城區應急管理局、婺城區紅十字會、婺城區總工會負責人,婺城公安分局、婺城區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金華市警安護衛水域救援中心、金華市互通公益救援中心、金華市三江水上應急救援隊、婺城區藍天救援隊、婺城區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等5支隊伍40人進行比拼。
此次比武演練緊貼實戰,分設團體賽和個人賽,包括理論考試、綜合體能、心肺復蘇、醫療救護和無人機偵查等多項賽事內容。賽場上,參賽隊員們身穿隊服、佩戴胸卡,大家精神飽滿,沉著應戰。
在模擬真實的施救過程中,隊員們從判斷意識、胸外按壓、打開氣道、人工呼吸、AED使用等各方面對倒地、呼喊無反應的“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操作,爭分奪秒模擬一場“生死時速”。在醫療救護時,他們緊張有序地檢查傷情、固定承托傷肢,并細致地做好人文關懷。
與此同時,綜合體能競技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伴隨著現場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吶喊聲,眼前,三江救援隊隊員章正蘭快速完成50米折返跑后,雙手提起20kg集液桶重新跑至25米處再次折返,最終背上了15kg重物跑至50米處折返完成了挑戰。“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像是一次小考,對自己掌握各方面的技能進行一次檢驗,感覺很有意義!”章正蘭笑說,比賽中大家將“比武”當作“實戰”,相互切磋,熱情高漲,充分展示了婺城區應急救援隊伍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當天,無人機偵查也吸引了不少觀摩者駐足圍觀。現場,無人機駕駛員操作無人機起飛尋找二維碼,找到二維碼后用手機微信進行掃碼并向裁判員展示掃碼結果,裁判認定成功后則操作無人機返回起降區降落。該項賽事不僅檢驗了無人機駕駛員飛行能力以及精準偵察、災害現場危險判斷能力,更通過“數智賦能”,為今后參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比武結束后,還開展了水上救援演練,隊員們以過硬的救援技術和迅速的救援反應,獲得了觀摩者的點贊。
經過理論和技能的“硬碰硬”過招,“實打實”考核,紅十字救援隊最終以過硬的救援知識儲備和專業能力獲得團體一等獎,三江水上應急救援隊和互通公益救援中心榮獲團體二等獎,藍天救援隊和警安護衛水域救援隊榮獲團體三等獎。徐豪、倪鐵堅、諸葛磊獲得個人一等獎及“婺城金藍領”稱號。
以賽促學,比學趕超。本次比武演練由區應急管理局、區總工會、區紅十字會三部門聯合主辦,“匠心筑城·婺安有我”黨建聯盟協辦。此次比武演練不僅是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協同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的一個縮影,更提升了救援隊伍的應急響應和聯合作戰能力,救援設備的應用,以及特殊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展現了社會應急救援隊伍拉得出、動得快、打得贏的精神風貌。
下一步,婺城區將進一步加強“數智”練兵,切實建強隊伍實力,全面提升婺城區社會應急救援隊伍的整體戰斗力,為全面適應“全災種、大應急”職能任務需要打下堅實基礎,為深入推進“平安婺城”建設保駕護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