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梁亞偉 通訊員 蔣姍)夏日不僅瓜果飄香,也常常高溫多雨,是生活垃圾處理的高峰期。近年來,在財政政策助力下,婺城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正向精細化、規范化、長效化穩步推進,讓“生活垃圾堆滿箱”“經過垃圾箱要捂鼻子”“垃圾又濕又重難清運”等問題迎刃而解。
“我們運用反饋考核+現場考核+街道考核的方式對第三方保潔公司進行月度打分。”據區財政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垃圾清運清理上,該局會同區環衛中心加強對環衛一體化經費的考評撥付,環衛中心也會進行日常檢查,著重對垃圾桶滿溢、未蓋蓋子、跑冒滴漏等問題進行抽查。隨后,區財政局根據月度考核結果和日常檢查交辦單撥付資金,確保了環衛專項資金分分厘厘都用在刀刃上。
據了解,今年6月,投入市區兩級財政資金約4000萬元新建的金華首座中型垃圾轉運站——婺城區友誼垃圾轉運站投入試運行。該轉運站主要接收來自白龍橋鎮、羅店鎮、乾西鄉的生活垃圾轉運。正常運行后,可集中轉運婺城新區、金華山區塊等地的生活垃圾,同時接納江北區塊、城西區塊生活垃圾的二次中轉,提升婺城區垃圾處理能力150噸/日。
接下來,區財政局還將堅持“科學生財、創新聚財、精明理財、高效用財、清廉管財”五財理念,進一步規范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成效考核,優化整合垃圾分類獎補資金,強化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置體系設施提升改造,切實打通垃圾分類“最后一公里”,為轄區群眾營造干凈、宜居的生活環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