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邱琪)日前,家住婺城區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的退休干部邵巖起,將一封手寫感謝信送至城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她是一位態度熱情、工作熱心、辦事認真、看病細心的好醫生……”信里,邵巖起老人對城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張玉琴長期以來對他及家人的關心關懷和負責任的工作態度表示感謝。
邵巖起年逾古稀,有高血壓、糖尿病基礎病史,其配偶馬奶奶也是高血壓病患者。他們在城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期間,認識了張玉琴醫生,并簽約了家醫服務協議。自簽約以來,張玉琴經常上門為老人測量血壓、血糖,提供貼心的醫療服務,并定期詢問老人的飲食、睡眠、服用藥等情況。今年4月份,馬奶奶反映自己血壓波動大、血尿酸偏高,張玉琴第一時間給予檢查,并為其重新制定降壓方案。經過張玉琴的細心管理和指導,馬奶奶的情況明顯好轉,目前復查血尿酸正常,血壓也控制良好。
老人的健康關系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安寧,邵巖起夫婦二人都很感謝張玉琴的盡心盡責和全情付出,特意手寫了一封感謝信。
其實,張玉琴并不是頭一次收到這樣的感謝信。面對居民的滿意和認可,她說:“我把他們當成自家人!”
張玉琴今年33歲。從醫十多年,從坐等病人上門求醫,到主動下社區服務簽約居民,她始終秉持醫者仁心的本色,在基層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筑壩值守”。如今,除了定期在全科門診坐診外,她還承擔著轄區1634名簽約居民的健康守護工作。
家庭醫生負責簽約居民的基本診療與公共衛生服務,承擔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能,是居民的“醫生朋友”和“健康顧問”。作為家庭醫生,張玉琴對簽約對象的身體情況了然于心。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時刻把居民的健康放在心上,線上,張玉琴的手機24小時在線,簽約居民可以通過電話或微信向她咨詢健康保健及醫療方面的問題;線下,張玉琴時常攜帶聽診器、血壓計、血糖測量儀等醫療設備,奔波在轄區各個樓棟,為居民提供慢病隨訪、用藥指導等暖心服務。
“我年紀大了,出門也不太方便,平時張醫生經常提供送醫送藥服務,對于藥品服用方法也會耐心地講解。”家住市府大院91歲的周奶奶對張玉琴贊不絕口,她說,張醫生經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走街串巷、關心居民,不但為居民送醫送藥,指導保健康復,還經常幫助她們解決身心上的煩惱。同居民樓的呂爺爺長期臥床,張玉琴幾乎半個月一次主動上門關注老人的身體情況,并為其做一些基礎的體格檢查,有問題及時和老人子女進行溝通。
“在居民健康體檢期間,張醫生都會提前打電話通知我們,并告知體檢注意事項,到體檢前一天,她擔心我們年紀大路上不安全,又到家里來特意叮囑我們一定要三五人結伴去體檢”“眼下持續高溫天氣,為了讓我們這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盡快拿到體檢報告,張醫生一家一戶跑,第一時間上門入戶為我們解讀體檢報告”“在新冠疫情放開后的那段時間,張醫生經常來給我們測手指頭(血氧飽和度),關心我們身體健康狀況”“張醫生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經常放棄休息時間來關心我們,和子女一樣親”……采訪期間,記者收到了不少簽約居民的反饋,他們紛紛表示,張玉琴不只是家庭醫生,也像“親人”一樣。
“優質的家庭醫生服務就是對百姓有求必應,及時解決百姓的燃眉之急。”張玉琴告訴記者,雖然工作中會面對諸多的困惑和問題,但她相信,用心用情解決好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用真情實意守住群眾的心,最終會讓群眾健康有“醫”靠、心中有“醫”靠。
在婺城,像張玉琴一樣默默守護居民健康的家庭醫生還有很多。近年來,婺城區各鄉鎮(街道)衛生院不斷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能力,他們為群眾提供精準化健康管理服務,除了日常幫助和指導簽約居民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還為簽約居民答疑解惑,主動問需重點人群,切實發揮家庭醫生基層醫療服務的關鍵作用,切實做好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