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曉芬 攝影 黃詩媛)葡萄夏日熟,顆顆如瑪瑙。時下正是葡萄成熟季節,走進婺城區瑯琊鎮桐山村水碓自然村的匯鑫葡萄基地,翠綠的葡萄藤上懸掛著一串串紫紅色、碧綠色的果實,亮晶晶的葡萄長勢喜人。工人們忙碌著采摘、分揀、精選、打包、裝箱,處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肥料先下,送貨車裝完車就走。”基地管理負責人黃軍輝一邊指引著肥料車卸貨,一邊交代送貨車送貨要點,只見他臉上汗珠密布,仍然干勁十足。他告訴記者,葡萄進入豐收季剛一周,每天天不亮,十三四個工人就開始忙。從清晨5點忙碌至上午9點,就能完成兩車葡萄的采摘,每車3000多斤,挑選包裝后馬上送至市區及周邊縣市超市。
2009年,擁有多年水果行業銷售經驗的胡新洪,從市農科院流轉了葡萄育種基地,投資1000多萬元創辦了匯鑫葡萄基地,打造葡萄精品園。園區通過不同優質葡萄品種相結合的模式,不但實現了規模化管理,還延長葡萄的供應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基地以市特產站、市農科院等單位為技術支撐,與國內知名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引進優新品種及先進的管理技術,先后被授予浙江省科技示范場、金華市10大特色水果基地和省級現代農業精品園稱號。
經過幾年耕耘,基地逐漸形成了主栽晴王、夏黑、巨峰三大品種的近500畝種植格局。“由于管理得當、技術成熟,目前來看,夏黑、巨峰畝產在3000斤左右,晴王畝產有望達到5000斤,今年又是‘大豐收’。”指著汁水飽滿、晶瑩剔透的晴王葡萄,黃軍輝對記者說,這個品種顆粒碩大,口感又脆又甜,且帶著一股玫瑰花香,深受消費者歡迎,近幾年批發價穩定在每斤20多元,零售價每斤30多元。“再過幾天,晴王徹底成熟了,甜度達到標準就可以上市了,不少性急的客戶催促我們采摘,我們都婉言拒絕了。”他補充道。
這一邊,晴王葡萄還在吸收陽光水分的滋養、等待最后成熟的時刻,另一邊夏黑、巨峰葡萄果園里已是一片姹紫嫣紅的景象。黃軍輝與工人一起拿著剪刀穿梭在葡萄架下,一邊采摘葡萄,一邊分享喜悅。“粗一看,夏黑與巨峰兩種葡萄在外觀上差不多,但其實品質、生長不同。夏黑葡萄脆嫩、葉型大,巨峰葡萄口感較糯、葉型小。”他說,每年豐收季,都是基地最忙碌的時節,基本從天亮忙到天黑,一刻不得閑。不過,為了“大豐收”,苦點累點都值得。
與黃軍輝一樣,在基地勞動的村民們也懷著愉快的心情。“在這勞動,熟門熟路,而且又能顧家,收入還不低,做做也高興。”一位村民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原來,葡萄種植也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田間管理到采摘收獲,基地長期為來自水碓、泉口等自然村的20多位村民提供勞動崗位,工資每天170元至200元之間,為村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支持。
近年來,婺城區緊緊圍繞“1483”發展戰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業增收產業增效的綠色發展之路,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不斷推進包括葡萄產業在內的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現勃勃生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