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童暢)近日,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政府公布了婺城區第二批濕地保護名錄的通知,將湖海塘、金華江、東陽江、武義江、梅溪、上干溪、白沙溪、長湖、石柱頭、郭力壟水庫、西畈水庫、清塘水庫列入婺城區濕地保護名錄(第二批)。
濕地有“地球之腎”之譽,在世界自然保護大綱中,濕地與森林、海洋一起并列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作為重要而獨特的生態系統,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調洪蓄水、儲碳固碳、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項重要功能,是生態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保護濕地,對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狀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婺城區域內河流屬于錢塘江水系,濕地資源豐富,濕地面積位居金華各縣(市、區)第二位,素有“山清水秀之鄉”的盛譽,是“浙中水鄉”的重要組成。金華母親河金華江、金華“大水缸”沙畈水庫、金華“小西湖”湖海塘,以及古代文人贊其“白沙連翠竹,春色漾清波”“白沙三十有六堰,春水平分夜長流”的白沙溪,舊有“十里長湖”“水閣上陳”之譽的長湖等都是婺城濕地的典型代表。
多年來,婺城區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牢固樹立生態是最寶貴資源的理念,出臺多項濕地保護措施,劃定濕地生態紅線,確定公布濕地保護名錄,有效發揮濕地功能,推動可持續發展。2014年,婺城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公布婺城區濕地保護名錄(第一批)的通知》,將沙畈水庫、金蘭水庫、安地水庫、九峰水庫、莘畈水庫等五個濕地列入濕地保護名錄。
據了解,近年來,婺城還在濕地保護宣傳方面下功夫,每年定期組織開展“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水日”“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愛鳥周”等宣傳教育活動,以行動倡議、征文攝影、科普講座、公益廣告等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生態保護意識。下一步,婺城將繼續做好濕地保護和管理工作,嚴守生態紅線,守護“大美濕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