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創建野外科考日記
白喉林鹟
棕臉鹟鶯
紅嘴相思鳥
白頭鵯
紅嘴藍鵲
大山雀
黑短腳鵯
冠魚狗
黃嘴栗啄木鳥
紅尾水鴝(雄鳥)
紅尾水鴝(雌鳥)
珠頸斑鳩
黑眉擬啄木鳥
白鷴南山紅外
蛇雕
雕鸮
白額燕尾
栗腹磯鶇
大擬啄木鳥
記者 馬曉芬 通訊員 莊前進 謝宏俊
婺城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金華西南山區白沙溪源頭,總面積9549.82公頃,是浙江省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南山有鳥,聽嚶嚶聲脆,賞翩翩于飛。在生機盎然的夏季,各種各樣的鳥“精靈”嬉戲、飛舞、棲息于南山密林中,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意的生態畫卷。
繼野生動物科考后,婺城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又邀請科考團,對南山自然保護區的鳥類進行實地考察。隊員們將帶我們去看鳥“精靈”在夏天的舞蹈,去聽啾鳴在夏天的交響,去感受鳥語述說的動人故事。
還等什么?趕快出發!
一尋訪色彩斑斕的“美麗精靈”
2023年6月28日
下午兩點半,調查小組的5名成員抵達位于銀坑的“紅色記憶”民宿駐地。稍事休息,緊接著開始了本年度繁殖季的鳥調工作。
鳥類調查樣線共有五條:銀坑、上回坑、半溪口、沙畈水庫以及早前劃定的植物樣地線。為保證調查充分,每一條鳥調樣線需要調查三次,且需保證每條樣線至少有一次調查是在清晨進行,結合調查人員數量,整個調查大約要進行三天的時間。
當天下午,調查小組5個人分成4隊,分別前往了除了樣地外的四條線進行鳥類調查,每條線調查一小時左右。通過聆聽鳥鳴和使用望遠鏡觀察,每條線都調查到了十余種鳥類,包括紅嘴藍鵲、白頭鵯、黑短腳鵯、大山雀等。
“快看,紅嘴藍鵲!”考察中,一只拖著漂亮的長尾,羽色為鮮艷的紫色,喙為紅色的美麗鳥兒躍入視線,隊員們欣喜不已。
紅嘴藍鵲又名赤尾山鴉、長尾山鵲,是鵲類中體積最大、尾巴最長、羽色最為亮麗的一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也是古今花鳥畫中常見的主角。
當天觀察到的珍惜鳥類不少,如在沙畈水庫線調查到了紅嘴相思鳥、白喉林鹟、畫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上回坑線的水邊發現了比較少見的鳥類冠魚狗。
這其中,不乏一些叫聲極具特色的鳥類,如棕臉鹟鶯,它的叫聲仿佛電鈴一般,清晰而悠揚。它體長10厘米,色彩亮麗,頭栗色,具黑色側冠紋,上體綠,腰黃色,下體白,頦及喉雜黑色點斑,上胸沾黃,恰似萌萌的“小可愛”。
第一天的工作收獲頗豐,我們期待接下來的幾天能夠調查到更多珍奇的鳥類。
二遇見“最美觀鳥季”
2023年6月29日
今天的任務包含鳥類調查及維護樣地內的紅外相機。我們分成了兩個小組,一組3人于清晨前往樣地,回收之前安置在樣地內的5臺紅外相機的存儲卡,并給相機換上新電池,同時分別于清晨和傍晚調查樣線鳥類2次。另一組2人于清晨6點出發,兵分兩路調查沙畈水庫、半溪口、銀坑和上回坑線各一次,下午調查半溪口、沙畈水庫線各一次。
樣地海拔較高,前往樣地還需要在山中長途跋涉。重巒疊嶂中,南山顯示出不一樣的風景,我們期待在此遇見不一樣的鳥類。
處理好相機后,我們著手進行鳥類調查。由于樣線在深林中,樹多茂密,鳥類不容易觀察到,所以主要依靠鳥類的鳴叫聲來區分種類。如黑眉擬啄木鳥,它的叫聲如同機關槍一樣,十分具有標志性。林中也有白喉林鹟、領鵂鹠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當時,隊員發現一只鳥兒在灌木叢中來回飛行、跳躍,經鑒別,屬白喉林鹟。它身偏褐色,眼圈皮黃色,胸帶淺褐色,喉白色,胸部淡棕灰色,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
沙畈水庫和半溪口兩條線的收獲同樣豐富,各自調查到了二十余種鳥類。在沙畈水庫線記錄到了叫聲極其響亮的灰胸竹雞,以及八聲杜鵑、四聲杜鵑、黃嘴栗啄木鳥等叫聲特別的鳥類。在半溪口線調查到了斑嘴鴨、白鷴等較為少見的鳥類。而在銀坑調查到了多只紅尾水鴝,以及家燕、金腰燕、麻雀、珠頸斑鳩等種類。在上回坑還通過鳴聲記錄到了雕鸮這種大體型猛禽。
經過兩天的調查,我們發現與越冬季相比,不管是鳥類的種類還是數量、規模都是飛躍式的增長。懷揣著發現新記錄及珍稀鳥類的希冀,我們期待著最后一天的鳥類調查工作。
三與南山猛禽有約
2023年6月30日
今天,我們對樣地、銀坑和上回坑線進行第三次調查。我們分成兩路于清晨6點出發,2人前往樣地,2人調查上回坑,1人調查銀坑。
第三次調查樣地時,也有意外收獲。我們通過鳴聲記錄到了雕鸮和蛇雕兩種珍貴猛禽,同時難得拍攝到了十分漂亮的鳥——栗腹磯鶇,上體呈鈷藍色,兩翅黑褐色,喉部藍黑色,其余下體栗紅色,令人驚艷。另外還記錄到了幾種擬啄木鳥和啄木鳥的鳴叫:大擬啄木鳥、黑眉擬啄木鳥、灰頭綠啄木鳥。
在我國分布的31種貓頭鷹中,雕鸮是體型第二大者。它們有明顯的臉盤和明顯的“耳羽”,全身顏色為棕黃色,有明顯的褐色細紋。雕鸮有個俗名叫“恨狐”,其實并不是仇恨赤狐,而是它們叫聲為“hen-hu,hen-hu”,由此而來。
而蛇雕形象十分威武,喜在林地及林緣活動,在高空盤旋飛翔,發出似嘯聲的鳴叫。它的主食就是蛇,而且不管是無毒蛇還是劇毒蛇,它都照吃不誤,只有在沒蛇可吃的時候才會吃點蛙、蜥蜴之類的小動物。
據統計,在樣地調查到的種類有近20種。
在上回坑線,我們記錄到了一只漂亮的普通翠鳥。此外還有白額燕尾這樣對水質要求較高的鳥類。另外,調查時正值紅嘴藍鵲外出覓食的時間,我們見到了大群紅嘴藍鵲,數量有8只以上。紅嘴藍鵲的體型較大、叫聲洪亮,當成群出動時熱鬧非凡。
當天中午,我們結束了為期3天的鳥類調查,啟程返回。
與越冬季相比,本次鳥類繁殖季調查結果有較大不同,如黑眉擬啄木鳥、黃嘴栗啄木鳥、栗腹磯鶇,以及領鵂鹠、蛇雕、雕鸮這類猛禽,這些在冬季沒有調查到的種類在本次調查到了;而像北紅尾鴝這樣的冬候鳥在本次鳥調中就沒有調查到。
這一次繁殖季鳥調收獲頗豐,共調查到了50余種鳥類,其中還包括了白喉林鹟、畫眉、紅嘴相思鳥、白鷴、雕鸮、蛇雕、領鵂鹠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總結起來,這一次的鳥調應該是比較成功的,我們期待今后在南山自然保護區執行鳥調任務時能夠有更多的收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