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徐樂張苑攝影田雙雙)近日,金華古子城保寧門和婺城區城中街道西市街商圈熱鬧非凡,先后舉辦的“愛上婺城·我愛浙疆——‘金華·溫宿一家親’”文化走親系列活動不僅讓婺城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大餐,也讓民族之間文化不斷交流、交融。
愛上婺城·我愛浙疆——“金華·溫宿一家親”文化走親活動由金華市援疆指揮部、金華市文旅廣新局主辦,溫宿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金華市文化館、金華市文旅發展和非遺保護中心、婺城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協辦。啟動儀式上,溫宿、金華兩地代表互贈禮物。
溫宿送給金華的禮物是一幅柯族刺繡“五彩吉祥符”。繡片工藝為五色鎖繡織線交首成行,將天山深處鄉村女性細致入微的匠心,融入針線的環環相扣中,4對藍色、4對紅色、4株紫色、4株綠色和金色鑲邊所有圖案,分別對應男人、女人、孩子、家園,金色鑲邊連接了所有元素,體現柯爾克孜族人民對幸福的祝愿,對美好的追求,對人與自然彼此關聯的感悟,作品充分展示出了世界萬物的生機與活力,熱情與美好,祥和與祝福。
而金華送給溫宿的禮物是一幅婺秀《虎嘯》。虎一直受到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威嚴的象征,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觀念。婺繡《虎嘯》造型夸張簡潔,與其他刺繡形成強烈對比,艷麗奪目的藝術效應,傳遞靈虎送福的美好祝福。
這兩幅作品背后,還有一段婺城、溫宿兩地非遺傳承人情深義厚的故事。
原來,2021年4月6日,溫宿走親到金華,當時,溫宿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布如力·斯開克來金華,跟金華的婺繡非遺傳承人吳方希蔓第一次互相交流柯爾克孜族刺繡和婺繡;2022年7月16日,金華走親到溫宿,他們再次在美麗的新疆探討兩地不同刺繡的共同發展;如今,溫宿再次走親來金華,這兩幅作品也正代表著兩地文化的交融,你來我往,文化走親,越走越親。
之后,婺城、溫宿兩地文藝工作者在舞臺上合作演出,具有濃郁異域風情的新疆歌舞與金華獨具江南韻味的文藝節目激情碰撞,為現場觀眾送上一場蘊含兩地特色的文化盛宴,講述著一段段民族團結的深情厚誼。
“文化走親進商圈”演出的最后,溫宿的舞蹈演員們走向街頭,與市民一起載歌載舞,熱情奔放。“第一次在現場觀看新疆歌舞表演,非常震撼,非常精彩。”市民陳先生對文化走親活動連連稱贊。
迪麗達爾·多力坤是溫宿縣文化館的一名聲樂干部,在西市街商圈演唱歌曲結束,依舊沉浸其中。“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金華,此刻我的心情無比興奮。現場觀眾都非常熱情,我們表演得非常開心,我對金華的婺劇表演印象非常深,很想學習一下。”迪麗達爾·多力坤說。實際上,為了呈現最好的演出效果,溫宿縣文化館的演員們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排練節目了。
“文化走親是一條文化紐帶、一座友誼的橋梁,既是展示溫宿、金華兩地交往、交流、交融成果的一個重要窗口,也是促進兩地文化資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途徑,增進金華溫宿兩地的文化交流互鑒與傳播推廣,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大餐,豐富百姓的精神生活。”婺城區文化館副館長(援疆文化干部)章曉華說。
據介紹,金華與溫宿相隔近5000公里,如今已攜手結對13年。金華的援疆干部先后前往溫宿,創新開展智力援疆工作,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推動溫宿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壯大。通過文化走親活動,加強民族之間文化交流、交融,以積極促成文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達到民族間的文化互動。另外,舉辦的文化走親進商圈活動是“我愛浙疆——‘金華·溫宿一家親’”文化走親的子活動,接下來,活動還將走進東陽、橫店等地,包括文藝匯演、非遺技藝交流等活動,為期一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