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闖新路 大干出彩 在中國式現代化金華實踐中打頭陣當先鋒
高峰講話 朱利群主持 胡余仙杜建明胡小榮等出席 通過各項決議
本報訊(記者傅偉炎)2月4日上午,金華市婺城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按照預定安排,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在區行政中心勝利閉幕。
大會應到代表294人,實到代表284人,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執行主席高峰、王建中、朱利群、胡余仙、胡小榮、何軍杰、呂良勇、魏然、范鋒鑫、章旭升、胡霞亮、徐建陸、吳旭涌、徐越、徐寒雁、高俊勇、郭凌燕、葛炳灶、童桂恒、藍金玉、廖根勇、潘剛、江雷、胡佩生、邵澤洲、陳晟和大會主席團其他成員在主席臺就座。
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區委、區政府、區政協、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區人武部領導;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華雙龍風景旅游區有關領導和區人大常委會老領導。
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朱利群主持會議。
大會以按電子表決器方式,對2022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滿意度測評,票決產生了2023年度民生實事項目;通過了關于政府工作報告、金華市婺城區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2022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財政預算的決議;通過了關于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區委書記高峰在閉幕式上講話。他說,婺城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經過全體代表和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會議期間,各位代表不負組織重托、不負人民期待、不負時代使命,議全局之事、建肺腑之言、獻務實之策,充分體現了心系婺城、情系百姓的深厚情懷,充分展現了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這是一次高舉旗幟、團結民主、開拓奮進、鼓舞士氣的大會,必將激勵和動員全區上下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飽滿的激情投身“1483”發展戰略,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再開新局、再謀新篇、再創新績!
高峰指出,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積極應對世紀疫情、復雜行情、罕見旱情的“三情大考”,認真抓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件大事”,“1483”戰略迭代起勢,“一帶七心”藍圖精準擘畫,“三大戰役”破題開局,數字化改革爭先進位,平安婺城“十七連冠”,經濟發展承壓復蘇、穩中向好。面對千載難逢的機遇、千帆競發的態勢、千鈞在肩的責任,我們要發揚敢打必勝的婺城鐵軍精神,實干爭先、奮楫趕超,才能扛起主城擔當、干出主城作為,奮力交出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優異答卷!
高峰強調,全區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出硬核之策,敢闖新路、大干出彩,在中國式現代化金華實踐中打頭陣當先鋒,以“一馬當先”的主城擔當加速形成“萬馬奔騰”的發展之勢。
要敢闖新路、大干出彩,必須悟透精髓。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科學指引,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各項決策部署在婺城真落地、深扎根、早開花、結碩果。
要敢闖新路、大干出彩,必須提能升級。緊扣省委“八個高地”建設和市委“打造國際樞紐城、奮進現代都市區”的發展定位,以“一帶七心”平臺布局為戰略支點,堅定不移把城市“定位”干成發展“地位”,全方位提升產業創新能級、交通樞紐能級、發展環境能級,不斷彰顯主城價值、主城魅力。
敢闖新路、大干出彩,必須敢字當頭、先人一步。敏于搶先機、善于下先手、敢于創先例、勇于當先鋒,以探路者先行者的姿態,敢闖創新深化路,敢闖改革攻堅路,敢闖開放提升路,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敢闖新路、大干出彩,必須為民造福。既辦好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又干好百姓天天有感的“身邊小事”,扎實推進公共服務優質共享,完善民呼我為機制,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以“群眾所盼”為攻堅點、以“群眾滿意”為落腳點,高質量辦好十大民生實事,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增福祉。
敢闖新路、大干出彩,必須團結奮斗。堅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凝聚最磅礴的發展力量,根植最深厚的民意基礎。區委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和改進對人大工作的領導,全力支持區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開展工作,不斷開創新時代人大工作新局面。
朱利群指出,目標已經確定,藍圖已經繪就。要堅持同心同向,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履職根本,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要堅持盡職盡責,把服務中心大局作為履職要務,聚焦競跑國際樞紐城、奮進都市核心區這一目標任務,全力助推“1483”戰略迭代躍升和“一帶七心”布局落地成景。要堅持用心用情,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履職追求,扎實推動民生問題優先解決、民生工程加快實施、民生事業全面落實,真正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要堅持從嚴從實,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履職保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切實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貼心人”。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勝利閉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