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梁亞偉)日前,婺城小學組織一年級學生開展了一場研學活動,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引導他們更加關注環保、熱愛生活。
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細心觀察周圍事物,利用收集到的樹葉、卡紙等材料,精心制作出風車、鐘表、皇冠等手工作品。從模仿到創作,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無獨有偶,日前,婺城柿子迎來了大豐收,紅澄澄、黃燦燦的柿子吸引了婺城區佳禾藝術幼兒園小朋友的注意,該校教師利用多種方式,帶領小朋友在玩中學、學中玩,收獲了滿滿的知識。
“柿子摸起來滑溜溜的”“我的有點軟了,紅紅的”“是什么味道呢?我們來切一切,嘗一嘗吧”……活動中,教師引導小朋友通過觀察、比較柿子的外形、顏色等,感知生柿子和熟柿子的區別。
豐富的教學內容不止于此。柿子一時半會兒吃不完怎么辦?師生們一起行動起來,把柿子洗凈、削皮、曬干,做成易于存放的柿餅。再借助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利用彩泥、軟鐵絲等材料制作手工柿子,讓柿子重新掛滿枝頭。此外,小朋友們還跟隨教師,從繪本故事《砸吧爺爺的柿子樹》中,懂得了與人分享的快樂。
據了解,近年來,在“雙減”政策支持下,婺城區中小學校想方設法為學生們提供和創造有利條件,引導學生們開闊視野、大膽想象,展示個性、學會創新,不斷培養他們的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