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一大早,當工作人員走進婺城區矛調中心城西分中心時,區人民法院的方明專委和徐敏副庭長已經在接待群眾的各類法律咨詢了。
第一位前來咨詢的訴求人是西郊被征遷戶陳大伯的小女兒。前期,房子即將裝修完畢,她擔心日后引發糾紛,專程前來咨詢。方專委、徐副庭長從法律角度進行分析,建議她可趁父親健在時,通過公證或視頻加簽字等形式,留下新的遺囑,按法律規定執行。
武義的張大伯,是一名從業30多年的軍醫,此前一直在外工作,現已退休,想捐資100萬元,為家鄉新農村建設做點貢獻。因為擔心工程會被層層轉包,他就自己請了工程隊施工。沒想到,做好事的善心卻得到誤解,自己老屋門前附近,竟被鄰居堆了1.5米高的泥土,導致出行不便。方專委在電話里勸他,新農村建設也要遵守法律法規,要依法報批,做好事也要合情合理合法,并建議張大伯求助當地派出所、鎮黨委政府,依法排除妨礙、化解糾紛。
在此期間,河盤橋拆遷戶鄧先生,其母親安置房由三兄妹繼承分割之事,一直讓他牽腸掛肚。方專委、徐副庭長進行現場答疑,提出解決問題需要準備的證據材料,了結了他一直懸心的難題。兩位法官建議,在達成人民調解協議后,最好再申請法院司法確認。鄧先生說:“沒想到在矛調中心我還能有幸遇到法官,幫助我少走彎路,真是太好了”。
區人民法院的方明專委和徐敏副庭長是婺城區進網格的法院員額法官,在入網格期間,他們走入聯系村社,積極為基層矛盾化解提供法律咨詢、釋法答疑等服務,積極教育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幫助網格員引導當事人選擇更加便捷經濟的糾紛解決方式,快速高效解決矛盾糾紛。通過雙方密切交流合作,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訴前,努力實現矛盾化解“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社、難事不出街”。
婺城區員額法官入網格,到矛盾調解中心開展服務,真正體現了法官辦實事、解民憂的為民情懷,也讓婺城“家服務”和民情民訪代辦深入人心,體現黨員干部學史力行為民辦實事。(通訊員宋園春)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