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2020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表彰了2020年度市縣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單位,婺城區榮膺優秀縣(市、區)。
除此之外,浙江師范大學單獨完成的“污水資源化中關鍵光催化及膜材料的制備與性能調控”獲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浙江萬里揚股份有限公司牽頭與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金華市計量質量科學研究院等合作完成的“商用車變速器輕量化、模塊化技術的研究及產品開發”獲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創新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名片,也是衡量城市發展是否強勁的重要標尺。2020年,婺城以建設“科技創新示范區”與“人才生態最優區”為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助、育、搭、用”四個字,切實做好創新體系構建、創新主體發展、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四篇“文章”,科技進步取得顯著成效。
圍繞“助”字,
做好創新體系構建文章
2020年,婺城積極以政策引導助力企業創新發展,落實《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通過擴大獎勵范圍,提高獎勵金額,激勵引導企業向省科小、國高企業發展。
與此同時,婺城高度重視財政投入對科技進步的引導作用,2020年財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長20.77%,其中創新獎勵資金兌付1810.38萬元,同比增長近一倍。2021年預算安排同比增長21%。對研發領域的財政投入傾斜,有力地保證了一批科技項目、技術創新、科技合作的順利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婺城還快出舉措補政策、快接人員補員工、快兌獎勵補資金,在市區范圍內最早出臺了科技信貸操作細則,并大力推廣普惠性創新券應用,多措并舉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圍繞“育”字,
做好創新主體發展文章
2020年,婺城深入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計劃,通過提前建庫“培苗”、配套新政“育苗”、優化服務“壯苗”的“三式”育法,加速培育科技型企業成長。全區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數30家,重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累計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83家,浙江氫途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項目成功落戶婺城。
與此同時,婺城積極引導有能力的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并大力推廣企業研究開發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全區新認定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39家,規上工業企業、國家高新企業系統注冊率100%。
此外,婺城通過組織區級科技項目申報、開展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征集推薦,大力繁育科技計劃項目。其中,萬里揚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自動變速器研究及應用列為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圍繞“搭”字,
做好創新平臺建設文章
2020年,婺城精準指導鼓勵符合資質的企業申報各類創新載體。浙師眾創空間備案為省級眾創空間,金華CRC文化創意園公示為省級孵化器,依托浙師大建立浙江省智能教育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城市軌道交通智能運維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實現了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
與此同時,婺城不斷引進大院名所共建“高精尖”創新載體。浙江金華今創智能制造研究院與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睿豐康生物醫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與溫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等均建立了合作關系。
此外,婺城在飛地建設上持續發力,市區聯動參與長三角G60金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積極謀劃在粵港澳設立深圳科創中心,兩大飛地全年入駐企業7家,推薦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30名。
圍繞“用”字,
做好科技成果轉化文章
2020年,婺城全年共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等科技對接活動11次,浙江云澎科技有限公司與陜西省神木市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圍繞重點細分行業和重點產業鏈,婺城在全市率先出臺《關于全力建設科技創新示范區與人才生態最優區的實施意見》,繼續把“百博入企”做成全區柔性引才特色品牌,全年選引18博士與區內企業合作。有效發揮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在全市首推區級工業科技特派員制度,新增2家省級博士后工作站和3家市級院士專家站。
此外,婺城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全力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與科技大腦建設,1~12月,全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9.53件、每百萬人PCT專利申請量82.15件,實施發明專利產業化項目共35個,全區技術交易總額達7.4億元。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婺城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省、市委最新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通過鼓勵增加研發投入、加大企業梯次培育、促進知識產權創造、推進招院引所、培育創新平臺、鼓勵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區域協同創新、大力支持高層次人才引進、激勵科技人員創新、構建高水平人才平臺等扎實舉措,狠抓科技創新“首位戰略”,走好創新發展“先手棋”,深入推進“創新名城”建設,高水平推進“雙城”戰略迭代升級。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