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軍部分官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取得渡江戰役勝利后,國民黨組織匪特與我進行武裝斗爭。匪特和封建勢力相勾結,形成匪、特、霸三位一體,肆無忌憚地進行反共反人民的破壞活動,從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瘋狂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權反攻。匪特的罪惡活動,嚴重危害著人民和國家的根本利益,妨礙著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在金華地區的武裝匪特有56股,匪眾達9250人,主要由原國民黨二O三師八婺總隊糾集慣匪組成的“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八婺縱隊”等。婺城人民遵照“軍事清剿、政治瓦解與發動群眾武裝自衛”的方針,在婺城區域內展開了大規模的剿匪斗爭。
匪“八婺縱隊”由來
婺城位于浙江中部、錢塘江上游、處于金衢盆地中段,東接義烏,南連武義、遂昌,西鄰龍游,北靠蘭溪,夾于東北金華山脈(北山)和西南仙霞嶺余脈南山之間,處于浙中交通要道。
匪二O三師成立于抗日戰爭時期,1944年稱“青年遠征軍二O三師”,1946年該部調往蘇北進攻解放區,1947年在魯南臨沂戰役中被解放軍殲滅,僅留下部分骨干分子。1947年下半年,師長金式帶參謀長曹樹藝、團長柳繼元、營長翁良斌、副官蔣建中等人到婺城后,拉攏國民黨金華縣黨部書記劉文銘、自衛大隊長邢小顯等人,收攏地方土匪、特務流氓、散兵,下設3個團、1個突出營。六O七團,即匪“浙西青年反共救國軍第二軍”,駐龍游、江山一帶;六O八團,即匪“浙東戡衛總隊”,駐永康、武義;六O九團,即匪“八婺縱隊”,縱隊長是突擊一營營長邢小顯,駐金華、蘭溪一帶。師部駐金華縣嶺下朱。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殲滅了六O九團的一個營,并繳獲4挺重機槍。5月7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三兵團孟擎宇部經蘭溪猛攻金華,金式帶殘部逃往金華縣嶺下朱。11日,又逃竄至北山腳下的千人安,并于當晚召開會議并正式成立匪“陸軍十二軍二O三師八婺縱隊”,任命邢小顯為總隊長兼一支隊隊長,副總隊長翁良斌兼大隊長,下屬大隊長還有詹品堯、黃昌富、黃乃炮及特務大隊長邢祖周(邢小顯之子),活動在金華北山腳的曹宅以西、蘭溪以東山區;任命徐川松為二支隊隊長、參謀長朱庚棠、政治部主任朱瑞棠、大隊長鄭志培等人活動于金華南山一帶。8月,邢小顯為擴充勢力,又在宣平縣將鄭志培的第二大隊改編為第三支隊,提升鄭為支隊長。至此,匪“八婺縱隊”共組建了3個支隊、21個大隊、51個中隊和2個政工室,除隱蔽在城鄉各地的匪情報聯絡組之外,糾集了1257名亡命之徒,他們不甘心即將覆滅的命運,企圖頑抗到底。
匪“八婺縱隊”的罪行
邢匪小顯,又名筱聲、先行,安民,金華縣午塘頭村人,居住在山口村。流氓出身,抗日戰爭前,因賭博殺人外逃,后在杭州被捕,經邢之姨夫、國民黨杭州警察分局長胡山友活動釋放。1942年5月,金華淪陷,6月間,邢在赤松鄉山口一帶,網羅地痞流氓和國民黨七十九師殘部組成自衛隊,極力為本地財主鄉紳效勞,因而被日本特務樓安裕所賞識,收編為汪偽所屬的指揮自衛大隊,并委任為大隊長,在曹宅安營扎寨。同年9月間,邢小顯企圖“反正”,被日偽覺察后押送金華,邢所轄的一中隊武器被繳,另一中隊流竄南山。邢通過偽軍司令的關系,釋放出獄后,又重整殘部。10月,為一致對外,邢將所率殘部編為七大隊,邢任七大隊長。不久在一次日軍掃蕩中,八大隊與邢小顯部均被日軍包圍,八大隊化整為零,主動襲擊敵人,取得第一次反掃蕩勝利。邢小顯卻在反掃蕩中,保存實力,溜回曹宅,并將隊伍拉回北山,重樹“抗日自衛大隊”旗號,同時派人與流亡金華南山的國民黨金華縣政府聯系,表示愿意接受國民黨縣長李東潘的領導。1943年5月,李東潘委任邢小顯為“金華抗日自衛大隊”大隊長,直轄于流亡縣政府。1944年4月,邢小顯背信棄義,公開與人民為敵,兩次襲擊金蕭支隊。邢匪這一反共反人民行動又被國民黨特務毛森所賞識,即派其親信陳昂林與邢匪聯系,將邢匪部改編為“東南特派員公署金華行動總隊”。6月,國民黨金華縣長蔣一鳴與陳昂林密謀后,又將邢匪部改為“金華抗日自衛第一大隊”?箲饎倮,國民黨金華縣政府將所有“游擊武裝”全部整編,組成一個“自衛中隊”,由邢小顯任中隊長。邢小顯開始由“草寇山匪”搖身一變為“政府要員”,進駐金華城內,上與國民黨中統、軍統特務聯系,下與地痞流氓勾結。1948年夏,國民黨二O三師少將師長金式到金華組建“二線兵團”時,又被金式所賞識,委任邢匪為國民黨二O三師直屬突擊第一營少校營長,后充任由金式直接策劃的匪“十二軍八婺縱隊”總隊長。該股匪活動于金華、蘭溪、武義、浦江、義烏等縣,猖獗一時,他們到處造謠惑眾、殺人放火、奸淫搶掠、無惡不作,曾多次襲擊解放軍和我區鄉干部。如,1948年8月4日(農歷),金華縣山口村村委開會研究工作時,有3個委員被邢小顯殺害。
1949年5月,匪第二支隊支隊長徐康賢率匪在龍口下殺害第八分區5人,劫走步槍5支;6月,率匪6人在壽溪埠劫走兩船稻谷(計50余擔)和木殼槍1支,殺死3人;同月至壽溪村捕去我便衣4人,后被殘酷殺害;將雅畈區電話1部劫去并殺死3人;12月,將雅畈區石南塘村的農會主任殘酷殺害。1949年5月,匪首孫福蘭率匪至孝順夏宅村將夏榮華兄妹殺害。9月,匪八婺縱隊殺害解放軍和基層干部98人,釀成“雅畈大血案”。
解放初期的金華婺城等地,匪患相當嚴重,匪特罪惡滔天、罄竹難書。
開展剿匪斗爭
1949年5月7日和8日,金華縣、湯溪縣分別解放。5月中旬,南下干部到達金華縣、湯溪縣。15日、17日分別成立中共金華縣委和中共湯溪縣委,下轄15個區委。中共金華縣委、中共湯溪縣委成立后,立即組織宣傳隊下鄉宣傳,籌借軍糧,支援解放大軍繼續南下;組建區、鄉政權,建立地方武裝和武裝工作隊,配合人民解放軍清剿土匪。解放軍二野三兵團于6月奉命調走后,三野七兵團三十五軍換防又未到。加上南下干部初到,人地生疏、語言不通,一些群眾不敢接近,剿匪遇到很大困難。土匪對我各區干部很了解,他們集中力量打擊我干部,起初,干部們思想較麻痹,獨自1人也去農村催糧,如,安南區長李仲才6月底在三水塘催糧時被土匪打死;澧孝區副組織委員帶1個班到垅塘下催糧遭土匪伏擊,5人全部犧牲。
1949年7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五軍換防到位,省軍區布置第二期(八、九月)剿匪計劃,針對土匪分布與活動情況,確定了統一的清剿方針和步驟,全省劃為四個清剿區,金華地區為第一區,由三十五軍統一指揮4個主力團和3個軍分區的地方武裝。8月1日,在婺城太平天國侍王府閱兵臺舊址上,三十五軍政治部孔主任在慶祝建軍節的報告中表明了剿匪的決心。第二天,部隊工作隊開始分批到各區開展群眾性的剿匪斗爭,打得土匪到處流竄。9月,三十五軍偵察連在澧浦山南村消滅土匪大隊長徐川松140多人,繳獲輕機槍1挺、沖鋒槍1枝、步槍11枝、短槍4枝、子彈844發。匪部受到沉重打擊后,銳氣大挫。山南之戰后,金華、湯溪兩縣軍、警、民協同作戰,頻頻出剿,連續取得了勝利。邢小顯為維持殘部,委任匪參謀主任沈壽喜為二支隊支隊長。11月中旬,支隊長沈壽喜等22人,即被剿匪部隊、公安武裝采用攻心戰術爭取了過來。邢小顯的一支隊盤踞在金華北山的武坪殿、盤前、白蘭山等處,在部隊、公安、民兵聯合搜山圍剿打擊下,傷亡慘重。特務隊長邢加福敗逃中被抓獲;大隊長蔡科舉帶領部下前來假自首被識破后,其部全被殲滅;大隊長翁良斌自感大勢已去,帶匪徒20余人向政府投降;大隊長詹品堯等7人也先后投降?h委工作隊在尚秀荃統一指揮下,在羅店尖峰山和邢小顯70多人打了半天,消滅了10多人,繳獲長短槍7支,最后土匪潰逃。至此,“八婺縱隊”匪部在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下,潰不成軍。
1949年9月10日,浙江省委召開全省第一次黨代會,根據新區發動群眾的經驗,制定了“軍事清剿、政治瓦解和發動群眾武裝自衛”三結合的剿匪方針,并決定三十五軍實行地方化,又先后從第七兵團和所屬各軍中抽調大批干部和老戰士與地方干部、青年學生組成工作隊,到農村開展工作。9月21日,浙江省軍區下達第三期剿匪作戰計劃,強調對主力部隊、地方武裝、農村工作隊實施統一指揮,行動上要打破地區界限,要采取集中對集中、分散對分散的靈活機動戰術。
1949年的寒冬,匪縱隊長邢小顯和自命“南山王”的匪第三支隊隊長鄭志培,再次整頓殘部,將“八婺縱隊”改編為“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八婺縱隊”,邢為司令,鄭為“副司令”,共3個支隊、2個特務大隊,約350名匪徒,企圖作垂死掙扎。1950年下半年,根據剿匪斗爭的新形勢和一年來的剿匪經驗,浙江省政府作出“以捕捉匪首為重點”的剿匪部署。是年11月7日晚,金華縣公安局和公安處、軍分區聯合抽調6人,組成精干力量,前往金華縣南山大山村。到村后就接到一名特情人員報告:“鄭志培率領其特務大隊長孫福蘭和書記、傳令員、老婆,住在青塘、兩頭門間的大山山頂自搭的兩個茅草棚內。”報告的特情是“八婺縱隊”三支隊隊副(在匪部進犯宣平城后不久,被武義縣大隊俘獲,后經政策教育有立功贖罪表現,于1950年1月釋放)。不久前,特情根據公安機關的意圖,一直在尋找“南山王”鄭志培的下落。11月3日,特情終于與“八婺縱隊”副司令鄭志培拉上“關系”。鄭匪在“危難”之際,“難兄難弟”來看他,自然感到幾分親切,并相約四天后再會面。特情便進城將此情況向公安局報告,公安局決定以精悍武裝進山。六人小組在特情帶領下,經大山村到達青塘、兩頭門的大山下,決定深入匪穴,智擒匪首。地處青塘、兩頭門之間的大山,地勢險惡,上下沒有道路,茅草、灌木叢生。為了活捉“南山王”鄭志培,六人小組提出多種“擒王”方案,認為化裝殲滅不妥,易打草驚蛇;臨時調兵困難,險惡地形不易展開,最后決定采取“梯隊”戰術,即特情持短槍單人在前,其后跟兩人,再后跟四人,間隔相當距離。接近目的地后,由特情進入,其余六人就地埋伏,里面槍響,外面接應。當晚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然而,特情進入匪徒茅鋪后,情況發展未及所料,六人小組在外候至凌晨4點鐘仍不見動靜,里外失去了聯絡。午夜后的天氣分外寒冷,大家已十分焦急,是情況有變還是暴露了?為避免意外,即轉移埋伏位置。再說特情進入匪穴后,由于匪徒間久談不止,一直無下手機會。直至夜深人困,匪徒才各自去睡覺。特情躺下后,一直在諦聽周圍動靜,等到確認匪徒已睡著,便佯裝起來抽煙,借點火之機摸出手槍,靠近匪首。這時,他已無法與外面六人小組取得聯系,也不知外面情況如何,為了立功贖罪,開槍擊斃了這個“南山王”。六人小組剛轉移到新的埋伏位置,忽聽“砰!砰!”兩聲,趕緊回來接應。這時被槍聲驚醒的孫福蘭等三名匪徒,以為被解放軍大部隊上山包圍了,便在慌亂中奪路逃走。
1950年12月5日,浙江省政府作出《繼續貫徹殲滅股匪、肅清散匪及捉拿匪首的補充指示》,金華地、縣公安機關和軍分區及各地民兵組織立即響應,掀起了群眾性的剿匪新高潮。 1951年1月上旬,匪大隊長孫福蘭、葉榮寶在金華縣靈岳鄉浣沙塘和塘雅西前路村,先后被公安武裝和民兵擒拿歸案,首戰告捷。邢小顯自南山竄回到北山后,已成喪家之犬、驚弓之鳥,化裝流竄各地。1951年2月2日晚,邢小顯在四面楚歌中竄回老家午塘頭,在一間柴屋里熬過一夜。第二天清晨,村民邢金福在村東北邊發現一個肩挎籃子、手持鐮刀的農夫在路上行走。邢金福與此人打一照面,頓生疑團:“此人不正是匪首邢小顯?”他立即避開邢匪視線,轉身向駐村的公安武裝和剿匪部隊匯報。當公安武裝趕到村東北邊時,邢匪已逃到東垅畈一帶。解放軍部隊、公安武裝和當地民兵決定以東龍畈為中心撒開包圍網,準備活捉“北山王”邢小顯。不料,行動被發現,邢匪拔腿就往山垅里跑去。剿匪部隊指導員劉淑喬舉槍射擊,擊中了邢匪腰部。邢匪被打傷后,一手捂腰,一手揮鐮刀,妄想繼續頑抗。公安武裝追上去又連補了兩槍,這個作惡多端、罪惡滔天的匪首,終于得到了應有的下場。一個民兵將尸體翻了個身,只見邢匪臉色蒼白,口角臘黃。原來邢匪自感末日已到,出村前就服了劇毒草藥藤黃。在此前后,匪首王德云、俞躍榮、黃乃炮、朱榮光等相繼被擊斃或捉拿歸案。至1951年3月,匪“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八婺縱隊”全部殲滅。“八婺縱隊”兩度收拾殘部,與人民為敵,最終逃脫不了覆滅的下場。
經過兩年多的剿匪,到1951年3月,全部肅清了婺城區境內金華縣、湯溪縣兩縣的土匪2900余人,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中共金華市婺城區委黨史研究室供稿 蔣濤執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