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翁哲寧)“沒想到現在在安地鎮就能申辦食品經營許可證,只要花十分鐘提交一下材料,連市區都不用去了。”4月23日,在安地鎮便民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雅傅村代辦員傅貽強欣喜地說。看著村民滿意的笑容,來到安地鎮指導審批服務下沉工作的區行政服務中心業務一科科長邵曉生也向記者介紹道,這樣便捷高效的服務,得益于婺城區在全市率先推出的政務服務區鄉一體改革。
今年3月,婺城區全面推行政務服務區鄉一體改革,目前已實現區級“最多跑一次”事項鄉鎮(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可辦比例不低于70%,民生事項可辦比例不低于90%,可辦理社保、公積金事項的銀行、郵政等網點實現鄉鎮(街道)100%覆蓋。群眾在“家門口”即可辦理80項公共服務事項,117項行政審批事項,230項民生事項。
邵曉生說,區行政服務中心自從開展“學史力行”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在梳理行政審批職能中發現群眾業務辦理量最大的是工商、食藥、社保等事項,而基層群眾在辦理這類業務中存在不少“痛點”,“各鄉鎮距離區行政服務中心較遠,最遠的甚至超過50公里,加之群眾對政策了解程度較低,在事項辦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所帶證件不全、填表表述不準確的情況”。
為解決這一難題,婺城區全面推行政務服務區鄉一體改革,充分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依托浙江政務服務網,推行全程電子化服務,將服務事項統統“搬”上網,以部門多跑路、數據多跑腿和政府多投入的有力聯動,共同促成群眾“足不出戶”辦結事項。
記者在安地鎮便民服務中心看到,前來辦理業務的村民只需提供相應材料原件照片即可完成申辦,這里已基本實現“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改革要求。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林芳菁介紹,在村民提交材料后,工作人員會打開“浙里辦APP”印章處簽名確認,科所聯辦,待現場核查可以出證后,再通過證照免費寄送服務郵遞許可證。群眾不僅能在家門口可以完成材料申報,更能足不出戶收取證件,真正實現審批服務下沉。
“改革無止境,下一步,區行政服務中心將分批次把更多與百姓息息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下沉至鄉鎮(街道)及村(社區),并加強基層工作人員培訓,聚力提升政務網上服務能力和群眾接受服務的便利度。”邵曉生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