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傅偉炎)跳出婺城看婺城,跳出婺城謀發展。婺城區在全市發展大局中處于什么位置?過去一年為金華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賦予我們哪些重任?
2月22日上午,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在市文化中心開幕。大會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邢志宏代表金華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
婺城代表團參會的50多名市人大代表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責。會上,大家發現,報告關于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發展成就的回顧,一件件都是過去一年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匯,都可以看到婺城黨員干部拼搏實干、攻堅爭先的身影。其中,重點提到婺城的工作有多處:
婺城省級經濟開發區獲批,萬里揚等一大批重大項目投產;婺城開展全域集成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省級試點,啟用金華(上海)科創中心、人才大廈;推出婺州古城十景,古子城商圈全新亮相;金武快速路、市區雙溪西路西延建成通車;婺劇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內容涉及重大改革事項、高能級平臺建設、工業轉型升級、交通項目建設、文化建設、科創事業發展和民生事業等方方面面。
政府工作報告分“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發展成就”“‘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全力以赴做好‘十四五’開局工作”三部分。據不完全統計,32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直接提及婺城工作至少有10處。可以說,“婺城元素”頻頻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是對婺城“十三五”圓滿收官、共建都市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所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也為婺城下一步建設“五大名城”、推進“雙城”戰略迭代升級和“十四五”開好局增信心、鼓干勁。
事實上,這些“婺城元素”亮相市政府工作報告的背后,是婺城區委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以“高質量、走前列、答高分”的奮斗姿態,帶領全區上下縱深推進“雙城”戰略、凝心聚力謀發展取得的成果,也是婺城黨員干部拼搏實干、爭先進位開創趕超圖強新局面的生動寫照。
過去的2020年,對婺城區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全區上下眾志成城、忠誠擔當,下非常之功、用非常之力,戰疫情、搶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雙城”戰略走深走實,“三服務·婺城家服務”深入人心,“四大四比”如火如荼,五朵“金茶花”落地成景,“六大幸福城”普惠民生,各條戰線捷報頻傳。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0項位列全市前三,其中六項指標全市第一。GDP總量320.22億元,同比增長4.0%,增幅排名全市第二。榮獲金華市綜合考核優秀,排名全市第二,以連中“三元”的佳績成功保先爭優,取得了市對區考核以來的最好成績。“曬拼創”連續四個季度獲得全市優秀,實現全年紅,是全市除義烏外唯一四個季度都保持“優秀”的縣(市區)。可以說,2020年是婺城區碩果累累、收獲多多、幸福滿滿、風生水起、華麗蝶變的一年。
“規劃布局環浙師大等創新圈;強化數字經濟一號產業和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雙輪驅動;加快打通都市區軌道、高速公路、城際快速干線三大交通閉合圈,構建市區高速環;高水平辦好2022年亞運會金華分賽區和第17屆省運會賽事;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浙中大花園;構建“縣鄉一體、條抓塊統”高效協同治理模式,形成“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新格局……”報告在“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章節中,一些重點工作任務頻繁地涉及婺城,足見市委市政府對婺城區發展的期望。
與此同時,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緊扣“高質量、現代化、先行市”三個關鍵詞,深入開展“四攻堅四爭先”行動,重點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深入開展人才科技攻堅行動、產業轉型攻堅行動、共建項目攻堅行動、招大引強攻堅行動、重大改革爭先行動等十個方面重點工作,件件事關婺城,對我區下一步推進“四攻堅四爭先”、加快“雙城”戰略迭代升級、奮力建設“五大名城”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極大提振了我區干部群眾奮進“十四五”、圖強新婺城的信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