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張紅星)天高云淡,層林盡染,金秋時節的塔石,美不勝收。連日來,在塔石鄉銀嶺村高山百合基地,郁郁蔥蔥的百合長勢喜人,10余名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采挖、剝皮、裝車……現場一片繁忙。
“這段時間,食用百合進入成熟期,我們邀請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測產估算,今年食用百合畝產預計超過2000公斤,每畝預產值可以達到4萬元。”高山百合基地負責人吳健說,長假期間,食用百合訂單爆滿,基地每天忙著備貨出貨,一刻也不得閑。
百合色澤潔白、口感爽脆,帶著淡淡清甜。很多人認識百合,始于一道菜“西芹炒百合”,但鮮有人知道百合也是一味中藥,具有滋陰退熱、清心安神的療效。百合價值不菲,需求量大,市場前景良好,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戶種植。
銀嶺村山水秀美,人杰地靈,出產的番薯干、紅豆杉果、高山茶、珊瑚云霧茶銷往海內外。塔石鄉立足銀嶺村海拔高、土地肥、空氣優的優勢,由鄉賢黃向榮牽頭,于2019年7月引入了銀嶺“聞香踏水”鄉創項目,在海拔820米的銀嶺村,建立了高山百合花農業綜合產業園。經過前期的土地流轉、良種培育、開荒試種,如今,已成功種植了百余畝的食用百合、百合鮮切花和芍藥。
“目前,食用百合主要是以鮮貨批發形式銷往上海、杭州等地,后期我們將研制百合干片、百合粉禮盒等系列衍生品,豐富產品線,并采用網絡直播帶貨方式,打造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吳健介紹,今年食用百合喜獲豐收,訂單紛至沓來,產量供不應求,項目收益初見成效。下一步,塔石還將在轄區范圍內擴大種植規模,吸引更多本地農戶加入種植隊伍。“我們計劃采用‘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開拓食用百合種植面積1000畝,為農戶提供種球和技術扶持,我們統一回購農產品進行包裝銷售。3年內項目穩定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2000余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
“百合種植產業前景好,土地流轉、基地務工、觀光旅游都為村民增加了收入來源。”銀嶺村村支書華文彬高興地說道。據了解,截至目前,塔石鄉已有張村、余倉、文巖、石塘共7個村加入食用百合試種培育,帶動周邊4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
擴產擴種有序推進,鄉創項目遍地開出致富花。近年來,婺城區立足生態優勢,以“十鄉百村鄉創婺城行動”為抓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因地制宜開發農耕體驗、果蔬采摘、農旅花旅等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培育“稻茶、果蔬、干貨、中藥材”四大類農產品,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不斷開拓“三農”發展新局面。
下一步,婺城將繼續以“一村一品”為思路,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創新發展模式,立足農業特色,推動產業扶貧和農業轉型升級,打造全域化旅居福地,帶領百姓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