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邱琪)近日,婺城區高鐵新城舊城改造(一期)國有土地上房屋征遷項目現場,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婺城區作協、攝影家協會的藝術家們。站在高鐵新城建設將要迎來“蝶變”的重要時間節點上,20余名藝術家組成采風團來此,通過實地走訪等形式,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下一個個故事和印記。
高鐵新城座落金華市區城西片區,是浙江沿海“大灣區”與浙中西部“大花園”之間交通樞紐重要節點,曾是金華主要的產業基地,有其獨特的城市歷史記憶和工業文化傳承。然而數十年來,該區域發展緩慢,基礎設施配套落后、低小散行業集中、人居環境臟亂差等問題突出,與當前金華大力推進精品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要求格格不入,征遷改造迫在眉睫。
12天100%完成評估,20天100%完成簽約。通過廣大征遷干部的不懈努力,婺城高鐵新城舊城改造(一期)國有土地上房屋征遷創下婺城新速度。透過這一令人矚目的成績,藝術家們和廣大市民群眾一樣,對高鐵新城建設有了更多的期待。于此同時,這里即將散去的人和故事,鐫刻記憶的一磚一瓦,也成為婺城藝術家們關注的焦點。
當天,走過一條條街巷,采風團一行駐足在原金華化肥廠區門前。推開斑駁的大鐵門,具有歷史滄桑感的老廠房映入眼簾。據現場的老工人介紹,原金華化肥廠從1958年建廠至今,已經經歷了60多年歲月的洗禮。廠區內高高矗立著的大煙囪,早已無人作業的陳舊廠房,房屋四周高過腳踝的雜草、剝蝕的墻皮,空地上堆放著的生銹舊設備、舊物件,真實地記錄著廠區發展的諸多細節。現場,具有時代色彩的畫面無一不激起作家和攝影家們的創作熱情,大家紛紛拿起自己的“裝備”,四處采集創作素材。
在欣賞完老廠區的歷史風貌后,文藝家們又深入街頭巷尾,走進企業、征遷戶家中,了解企業發展歷程,了解居民生活,感受人間冷暖。
“這些建筑是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承載著城市發展當中,無數建設者們留下來的印記。”婺城區作家協會主席李英昌告訴記者,此次,區委宣傳部組織婺城優秀的作家、攝影家前來采風,就是希望大家拿起相機和筆,通過走讀、采訪居民、去博物館查找相關資料等形式,記錄下曾經的一段段往事,留住記憶、留住鄉愁,再現城市輝煌的歷史。
曾經的繁華已然散去,但高鐵新城的建設,將為城西片區迎來“鳳凰涅槃”的黃金發展機遇。我們相信,這些珍藏了無數回憶的地方,再見時,將會華麗轉身,用令人驚喜的新面孔走向婺城更美好的未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