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彭麗莎)清晨5點左右,天已經大亮。蔣堂鎮許里村62歲的村民夏瑞忠吃完早飯后,便來到了村內的裕州家庭農場,開啟了一天的勞作。他是農場里的專職農民,最近的工作主要是為大棚內掛果的桔子樹綁樹枝。
上午10:46分,大棚內的溫度計顯示39.3℃,夏瑞忠在大棚內已工作近6個小時。成片的大棚密閉不透氣,溫度較室外高出了好幾度。尤其是到了正午時,最高溫可達42℃。只見夏瑞忠身穿長袖迷彩服、長褲,頭戴草帽,汗水早已浸濕了外衣和黝黑的臉龐。
“熱的話多喝點水,再堅持一下就好了!碧崞鸨苁罱禍胤绞,夏瑞中直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點水,他的秘訣就是在涼開水中加點“十滴水”防中暑,同時多喝熱水解渴,一天至少要喝下5升的水。同時,我們發現夏瑞忠身上穿了一件特殊的迷彩服——兩邊有兩個小風扇。他告訴我們,穿上這件降溫迷彩服后,身體明顯感覺到涼快了很多,而且心里也很涼快。“因為這是女兒送我的!”夏瑞忠難掩興奮地和我們分享。
據了解,包括夏瑞忠在內的多名農場專職農民,每天上午的工作時間為5:30-10:30,下午的工作時間為2:30-5:30左右,根據每日不同的溫度隨時調整,盡量避免正午的高溫。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走進大棚內了解村民們的工作生活后,我們更加深刻了解了這句話。
農場主夏紅勇告訴記者。農作物需要精心照顧才能收獲好收成,氣溫越高更需要人工照顧。
據悉,夏紅勇種植了近70畝的紅美人桔子,近130畝的苗木蔬果,今年恰好是紅美人桔子首個豐收年。此時,大棚內近萬棵的桔樹上掛滿了一串串拳頭大的果實,壓得樹枝低下“頭”。因此,農場里近些天最主要的工作是對壓低的樹枝綁高,并對大棚內進行降溫。
人遇上高溫可以降溫避暑,植物遇上高溫可會直接影響收成。近幾天,婺城氣溫節節攀升,最高溫度達到了37℃,許多桔子生長停滯。為此,夏紅勇先后添置了防曬黑網、滴管等農業設施,保證農作物在炎熱的盛夏,依舊能茁壯生長。
看著眼前碩果累累的桔子樹,夏紅勇的心里像喝了蜂蜜一般。他抹了一把額頭的汗說:“有付出才有收獲,我的心情也和這高溫一樣熾熱!”
據介紹,預計十月底,夏紅勇三年來精心種植的紅美人桔子將大量上市,屆時,經過一個夏天的精心照料,憑借紅美人優質的品種和口感,定將為夏紅勇帶來甜蜜的回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