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現代城市文明的成果。但對于一部分住在老舊小區里的居民們來說,房屋、電線、地下管網的日益老化,基礎設施的日漸落后,遇雨成災、化糞池堵塞等諸多煩惱,也開始如影隨形,令人苦不堪言。
近日,記者深入采訪了高鐵新城區塊內的居民,用鏡頭和筆墨記錄他們如今的生活現狀,同時聽聽他們對高鐵新城區塊改造的切身感受。
蔣阿姨是食品廠宿舍的老住戶,現有的住房是當時單位房改房的時候買的,一住就是20多年,如今已是破舊不堪,甚至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小區的地下管網這么多年用下來,經常需要修修補補,化糞池也常常堵塞,一年要通好幾次。”所以,蔣阿姨對政府啟動高鐵新城區塊舊城改造表示支持。
同樣,食品廠飲服宿舍的秦玉蘭也道出了她的“煩惱”:衛生條件不好、墻面質量不行、基礎設施薄弱……她告訴記者,原本想重新裝個空調,可是因為房子太舊了,都不好打洞。每到下雨刮大風的日子,都沒法曬衣服,風一吹,外面的晾衣架就倒了。“而且這邊養狗的人很多,隔音不好,晚上吵得都睡不著。”秦玉蘭說道。為此,秦玉蘭已經開始在外面找房子了,他們全家人都期盼著能早日搬進新房子,徹底改善居住條件。
在高鐵新城區塊內,像這樣的筒子樓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這些老舊房屋一般都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房子面積大多在40平方米到60平方米甚至更小,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些房子大多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落后,居住環境較差,“新村”已儼然成為了“舊村”。
居住這里的大部分老百姓都盼著能早點改造搬遷,希望能換一個居住環境。采訪中,一位退休老工人這樣說:“以前單位宿舍房改房,能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是我們當時的驕傲,但是現在這么多年過去了,老舊小區的各種問題都隨之而來,住在這樣的環境下也開心不起來。高鐵新城區塊的改造,也是為了改善我們老百姓的居住環境,建設一個更美麗、更宜居的金華,這個肯定要支持。”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