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記者周垚、通訊員唐艷霞)“村里準備把200畝土地流轉起來,引進高山蔬菜種植項目,希望把高山蔬菜打造成村里的金名片。”昨日,婺城區箬陽鄉瀛頭村黨支部書記李仁站在村頭遠眺著高山說。
瀛頭村在婺城區西南山區,平均海拔650米,是箬陽高山茶主要產地。近年來,瀛頭村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開辦茶文化節,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往“打卡”,村莊迎來大發展。嘗到項目入村的甜頭,今年瀛頭村又有了新探索:引入高山蔬菜種植項目打造“綠色功能涵養區”。這樣既能吸納一部分村內勞動力,又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通過引進項目,2019年箬陽鄉8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都達到2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6個村達到10萬元以上,2個村達到5萬元以上。
今年以來,婺城區在全面鞏固提升“消薄”成果的基礎上,堅持項目入村,突出“抱團發展”,以區域黨建、全域旅游、“十鄉百村”鄉創婺城等工作為載體,進一步激活鄉村經濟。
在婺城區瑯琊鎮,1300余畝富硒稻、800余畝水稻整齊排列,迎風搖曳。瑯琊鎮產出的富硒米顆粒飽滿、香味濃郁,產銷兩旺,不僅讓村民增收,還打響了“鄉村品牌”。
如今,由瑯琊鎮的瑯新、綠田、順新等五個水稻專業合作社成立金華市金瑯糧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正以“做優做強瑯琊糧食產業、打造瑯琊優質糧食品牌”為目標,發揮聯合社引領致富作用,通過品牌化、規模化,提升瑯琊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成立聯合社,把我們瑯琊的水稻種植戶們擰成一股繩,凝聚一條心,等到申請好稻米品牌,大家將齊心協力,通過統一品質、統一銷售來創造品牌規模效益。”瑯新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申志義說。
據悉,聯合社將會為成員提供水稻種植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在產品品牌、宣傳策劃、質量標準、技術服務、引進新品種和產品銷售等方面進行統一指導和協調。通過品質提升,瑯琊鎮農業產業產值有望進一步提高,為鄉村經濟發展打開“新局面”。截至目前,婺城區92%行政村實現集體經濟總收入20萬元且經營性收入超10萬元,為鄉村創富、村民致富走出新路子。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