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記者胡睿哲)昨日,記者從市經濟工作“爭先創優”行動政策專班了解到,我市“五減”政策通平臺實現全方位擴容,新增全市各地特色政策,數量由73條增加至192條,類型涵蓋金融支持、租金減免、財政補貼等。
“五減”政策通平臺由市發改委牽頭打造,3月16日上線運行,將國家、省層面惠企政策和散落在我市各地各部門的惠企政策進行梳理、提取、分類,為我市廣大企業提供“一站式”查詢、辦理等業務,有效破解“政策不好找、進度看不到”等難題。“這個平臺相當于一個政策超市,是企業快速檢索政策、快速辦理業務的入口。”市政策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
“借助政策通平臺,我們用手機瀏覽、申請后,就能享受到惠企福利,一次都不用跑,方便又省心。”5月21日,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朱美丹說。根據相關“五減”政策,該企業今年2、3月份已享受電費減免17萬元,預計到6月底可享受社保費用減征90萬元,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記者了解到,平臺此次擴容最大特點在于整合各縣(市、區)和金華開發區一系列接地氣的政策。這些政策立足本地產業特點,緊扣企業需求。如蘭溪市出臺金融支持政策,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推出“幸福蘭·同心貸”“幸福蘭·復商貸”,提供免息、減息等優惠,滿足融資需求;義烏市出臺激勵政策,對符合相關規定的會展企業,按參展企業數量給予獎勵;東陽市出臺收費減免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原則上取消反擔保要求,下調小微企業、三農擔保費率。
市政策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上線以來,“五減”政策通平臺點擊量已超過4萬次,并依托小微企業云平臺、稅務征納溝通平臺等,累計推送惠企信息至企業、個體戶45萬戶次。得益于該平臺啟用,在省首輪“五減”政策雙隨機督查中,我市政策知曉度、惠及度、便利度、滿意度綜合評價位居全省第二。
企業可通過浙里辦App、市政府及市發改委、市12345(8890)、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等部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一鍵進入“五減”政策通平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