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殘疾人”系列人物評選的初衷是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響應省委宣傳部“最美浙江人”主題評選活動以及省殘聯自強模范暨扶殘助殘先進評選活動工作,踐行“擔當趕超、婺城圖強”的新時代婺城主旋律,扛起“高質量建設都市經濟創新城、高品質建設美好生活幸福城”的使命擔當,進一步倡導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良好社會風尚,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
“最美殘疾人”系列人物評選活動由區殘聯、區文明辦、區新聞傳媒中心聯合主辦。通過一年的時間,經過鄉鎮街道推選申報、網絡投票、評審小組評審以及征詢公安、衛健、信訪等部門意見,挖掘出5名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最美創業之星,5名熱愛生命、富有才華的最美文體之星,5名孝老愛親、不離不棄的最美孝慈之星,5名無私奉獻、守望相助的最美助殘之星,通過“最美”系列的評選和表彰,褒揚“最美人物”,倡導“最美精神”,唱響“最美聲音”。
創業之星
胡清連
胡清連自幼夢想當一名醫生,自1976年開始,他便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著醫者的初心,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同時處處為病人著想,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會隨叫隨到,期間還多次為廣大群眾做公益活動,因此深受廣大群眾好評。
葉林森
他成立了金華連紅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開啟了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并創建了傳奇谷旅游項目,把一身所收藏的根雕奇石在傳奇谷石館內展示給廣大群眾、學生參考學習,打造一個生態旅游的勝地。
于明有
十多年來,他通過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條成熟的運作模式,成立花卉苗木合作社并不斷發展壯大,由本村的一百畝苗木基地擴張到周邊村,目前總面積四百多畝,年產值四百多萬,帶動了本村及周邊村兩百人就業。
張德勤
2015年成立金華韓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每賣出一件產品公司就會捐出一筆公益基金,目前已累計捐助幾千筆公益基金,在做公益的同時,公司還專門為殘疾人朋友提供淘寶客服工作崗位。2017年還為村上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捐贈冷風機,給老年夏季就餐時帶來清涼。
支國芳
支國芳17歲初中畢業后,便開始磕磕絆絆尋找屬于自己的職業出路。他烤過羊肉串、踩過三輪車……目前是金華市新視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為廣州嘉泰陶瓷有限公司金華大區唯一經銷商,年營業額可達千萬元。
文體之星
陳柏平
2010年陳柏平參加金華市舉辦的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他一舉拿下了男子立姿氣步槍冠軍。此后,他成了浙江省殘疾人射箭隊的一員。2011年、2015年,陳柏平曾先后在省、全國的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過3銀3銅的好成績;2018年10月26日,浙江省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婺城健兒在省殘運會上奪得的首枚金牌。
江潤樺
他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游泳,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在多次游泳比賽上取得好成績。在2018年舉辦的金華市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上,江潤樺代表婺城區奪得了聽力組50米、100米、200米自由泳第一名。因為成績突出,他被推薦參加浙江省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首次參賽,摘得了男子S15組50米仰泳一塊銅牌,為金華爭了光。
劉淑軍
53歲那年,她開始學習聲樂,通過自學和參加各類聲樂培訓,走上了省市殘疾人文藝匯演的大舞臺。在第七屆殘疾人文藝匯演中獲得金華二等獎,省級優秀獎;在第八屆殘疾人文藝匯演中獲得金華一等獎,省級二等獎。
潘小蘭
右臂殘疾雖然給潘小蘭造成了生活上的不便,但她始終保持樂觀心態。在工作上她力爭做到身殘志堅、積極創業、不等不靠,工作之余,她還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并獲得2018年浙江省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飛鏢第三名、鉛球第二名、鐵餅第二名,并被評為體育道德風尚獎。
余俠和
他在木雕屆這個圈子里打滾了三十多年,從梳妝臺、花床到手工古建筑木雕,靠著手中的一把雕刀,在金華眾多的古建筑中留下了作品,恢復了古建筑的精華元素。他所創作的作品《祥獅獻如意》獲金華市第五屆工藝美術精品評審金獎;《麒麟獻字》獲第七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
孝慈之星
鄧美香
數十年如一日,鄧美香承擔起了照顧兩個女兒的任務,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全部靠鄧美香一人打零工支撐起來,無微不至地照顧兩個女兒。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她選擇善良、堅強、勇敢,用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支撐著這個小家,她說只要勇敢地活著,一切都能挺過去。
胡其壽
作為丈夫的他,是一位聽力二級殘疾人,但是他仍然對生病臥床的妻子不離不棄,悉心照顧,勇挑生活負擔,每天三餐親自喂妻子吃飯,按時服藥,生活起居照顧無微不至。十里八鄉的村民都夸他是好丈夫。
鈄根招
70多歲的她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她從不叫苦叫累,也不嫌臟怕丑。每天端水送飯,幫弟弟擦洗身子,換衣服被褥。村民都說親生母親都難以做到這樣。她用實際行動歌唱了姐弟情深的人間贊歌!
廖陳品
身體殘疾的他身體力行地給孩子們做榜樣,孝敬老人,辛苦勞作,培養孩子們從小自力更生的能力。在他的培養下,如今,四個兒女都成家立業,在這個大家庭里永遠繼承著熱愛生活、好學樂施、孝敬老人,夫妻和睦、姐弟相助、妯娌相幫、和諧鄰里良好家風。
羅書堅
從2015年7月開始,羅書堅每天凌晨4點開始練習跑步,后山的小路成了他和兒子的“練習場”。他跑壞了無數雙的跑鞋,也換回了兒子數不清的笑聲。從杭州馬拉松開始,3年下來,父子倆始終一起沖向終點,共完成37場馬拉松。
助殘之星
洪桂娟
2018年,在得知白龍橋鎮民辦愛心家園項目時,作為殘疾人家屬的洪桂娟想到了要為殘障人士出一份力,于是創辦了婺城區白龍橋鎮彩虹愛心家園。殘障人士在愛心家園不僅能夠享受日間照料,還能夠做來料加工來補貼生活。目前已有21名殘障人士來這里接受庇護照料、技能學習、工療作業、康復文體活動。
陳素君
為了改變殘疾人的現狀和自卑的觀念,給殘疾人創造一個身心健康的成長空間,盡心竭力給他們營造一個家的氛圍,2018年6月陳素君創辦了蔣堂鎮君姐愛心家園,為21名精神智力障礙者提供服務,君姐愛心家園的創辦培養了當地精神智力障礙者良好的生活習慣,使他們快樂的成長。
劉云妹
劉云妹曾經是竹馬鄉殘疾人專職委員,因為工作原因,經常走訪轄區內的殘疾人及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碰到的困難。得知很多殘障孩子從特教學校畢業后沒地方可去,劉云妹辭去了十幾年的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創辦了婺城區首家民辦愛心家園——紅石榴愛心家園。
汪家祥
金華家祥門診部,2014年經衛計委批準的婺城新區非營利性綜合醫療機構,國家醫保定點單位,醫療業務用房1200余平方米,創辦人汪家祥,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十余年,多年來免費為困難殘疾人和群眾提供免費義診,為不能行動的殘疾人提供上門服務,時常走訪白龍橋村和社區,幫助500多名殘疾人。
鄭曉峰
雖然命運對她來說非常的不公平,但身殘志堅的她從未向命運低頭過。多年來她樂忠于各項殘疾人公益事業,不求回報地幫助殘疾人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她參加過殘聯組織的手語培訓,學成之后,學以致用,幫助溝通有困難的聾啞人,她還幫轄區內的殘疾人專門建立了聯系群,誰要是有困難,她都會第一時間盡量幫忙解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