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遲,校外托管機構良莠不齊,相信很多家長都被接送孩子的難題困擾。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近日,浙江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小學放學后校內托管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2019年,全省范圍有托管服務剛性需求學生的小學都要開展校內托管服務工作。
“實施意見”明確,學后托管是指在學校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任務之外,基于學生家長自愿,針對確實有接送困難的家庭,由學生所在學校為主具體承擔具有公益性、非普遍性的托管服務。校內托管服務面向的是特殊群體而非全體學生。小學校內托管服務對象范圍為放學后家長接送有困難、托管有需求的小學生,并優先保障留守兒童。消息發布后引來社會各界的關注。
學生家長陳夏說:“這樣我們更放心,放在學校里肯定比放在家里好,現在社會上的誘惑力也很大,電視、電子產品比較多,我們不在家,你說他有多自覺,還是很難說的,我們畢竟在上班。”不過也有家長擔心,“開了托管班的話,小孩子放這邊,由誰來監管呢?如果有人來監管,收費這一塊又是怎么收取的呢?”
對于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了解到,“實施意見”也有明確規定,學后托管將堅持公益服務與成本分擔相結合的原則,相應費用由學生家庭負擔,經濟困難家庭學生參加校內托管服務的,各地可參照學生資助政策予以支持;校外培訓機構一律不得進入校園參與或組織實施校內托管服務,也堅決禁止學校借托管服務名義高收費、亂收費,但鼓勵學校返聘退休教師,招募學生家長、社區志愿者等擔任義工,一起參與托管服務工作。此外,學校要把托管服務工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范圍等。
市站前小學老師金君娟認為,學校辦托管班還是挺好的,學校從教學方面更知道從哪方面去抓,比如說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外面的托管班可能會弱一點,沒有學校專業。
“如果我們學校里面開展起來的話,至少可以讓家長吃上定心丸,一個是安心,不用糾結接送問題,更主要的是放心,如果是學校里的老師進行托管,不管在生活上、學習上,體育運動方面,我們都可以全面展開。”對于托管班的發展,市站前小學校長施益新也比較認可。
記者從市教育局基教科了解到,由于省里的“校內托管實施意見”剛剛出臺,而且涉及教師績效考核、收費等問題,他們還在研究具體的方案。不久之后,將會出臺適合金華市的小學放學后校內托管服務工作的具體實施意見,屆時,將更好地化解“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遲”這一接送難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