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名片:張小彬,1983年出生,2007年入黨,浙江潤華投資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委員。
皮膚黝黑、身形削瘦,眉宇透露著英氣,嘴角洋溢著微笑……這是記者對張小彬的初印象。出生于1983年的他今年35歲,可在他身上卻看到了超越年齡的成熟和穩重。這份氣質,正是他十多年艱苦奮斗留下的痕跡。
張小彬是浙江潤華投資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委員,也是公司副總經理。自2003年6月入職以來,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一步步從基層崗位走到了管理崗位,還先后獲得白龍橋鎮優秀黨員、婺城區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草根獎”等榮譽。
張小彬說,畢業進入潤華公司工作,作為一名車間工人,每日都與枯燥的機器為伴,還常常要加班加點趕工期。但他身上有股子敢闖敢拼的韌勁,遇到困難從不輕易妥協,總能圓滿完成別人完成不了的任務。正因如此,他很快便被公司列為儲備人才進行培養,第二年便當上了試制車間主任。
從一線工人到車間主任,再到客服中心經理、公司副總經理,十多年的兢兢業業、刻苦專研、大膽創新,讓張小彬贏得了公司領導、員工的一致好評,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繪出了別樣圖景。
張小彬對工作有著高度責任心。今年,公司新建了工廠擴大生產規模,一位國外的重要客戶便提出,要在8月13日早上到新工廠參觀調研。為了將新工廠的最佳狀態呈現給客戶,張小彬連續加班半個多月,提前完成了新工廠搬遷的各項工作。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待客人上門,可8月12日下午,剛剛調試好的機器卻出現問題無法啟用了。張小彬立即聯系上海廠家,要求派技術人員趕來調試。不巧的是,技術人員正在休假。
眼看半個多月加班加點的努力將成為泡影,張小彬不甘心。于是,他通過多方聯系,找到了正在放假的技術人員,誠懇請求他趕來幫忙。最終,技術人員被張小彬堅持不懈的敬業精神所打動,答應前來支援。接到技術人員時,已經是晚上12點多,之后又經過3個多小時調試,機器終于恢復了運行。張小彬這才長長地松了一口氣。13日一大早,客戶如期抵達,參觀后對工廠、新流水線都給予了高度肯定。聽到客戶的贊揚,張小彬覺得再多的辛苦都值得,在未來的工作中,他還將一如既往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頭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自從走上管理崗位,張小彬一刻不得閑。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他養成了早上六點起床、七點到崗的習慣,而晚上往往要忙到九點才能下班。他不喜歡坐在辦公室里,車間反而是他待得最多的地方。每次看到張小彬來車間巡查,工人們總會熱情地與其溝通交流。因為知道他技術過硬,工人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會趁機向他請教。
作為黨支部組織委員,張小彬特別關心關注剛進公司的年輕員工,每周都抽出時間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意見訴求和工作生活。“有些年輕同事比較浮躁,難以適應一線繁雜的工作,遇到此類情況,就需要多給予他們關心,多引導他們。”張小彬說,年輕員工是公司的寶貴財富,在他們遇到困惑時,應該及時伸出援手,給予他們更多幫助和溫暖。(記者林玉潔)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