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通訊員范琛)連日來,婺城創業青年王海智奔波各地,忙著為自己的新品“酥魚”尋找適合的推廣店面。四年前,初涉泥鰍養殖業的他首次走上婺城區創新創業大賽的PK臺,那時的他甚至還是養殖業的門外漢。如今,他已成為泥鰍繁育技術專家,受邀到衢州等地傳授經驗,并開始了他“二次創業”,穩步開拓衍生產業鏈。
“創業最重要的不是一個點子,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堅持不懈的韌勁,還有一個對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創業大賽結識的媒體和政府界朋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王海智說。
最初試水泥鰍養殖,王海智在蔣堂承包了數百畝土地,創辦“鰍海農場”,終日穿著雨衣、踩著雨鞋、握著鋤頭,一次又一次進行著泥鰍繁育技術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經歷一夜間大批泥鰍死亡的失敗。婺城區人力社保局就業處有關工作人員在創業大賽中關注到這個項目后,經過走訪,主動幫助聯系了金華市農科院,引入專家現場跟蹤指導,在“鰍海農場”落地成熟的泥鰍繁育技術,由此逐步實現了“扶項目上馬”。養殖技術的成熟,再加上銷售渠道的拓寬,“鰍海農場”獲得了成功,如今已成為全省水產養殖業的標桿。
去年,王海智著眼水產品“速食”,融合“酥魚”這一金華本土烹飪技藝,將水產品烹制出微辣、糖醋兩種口味,在金華市區江南東陽街上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酥魚”體驗店。
前不久,“助力婺城,創新創業”三方框架合作平臺正式搭建完成。王海智等5名曾經的創業大賽參賽選手成為創業導師,著手開始輔導新一批創業青年做優、做強創新項目,助推夢想走向現實。短短四年,婺城區一個“培養+帶動”的自主孵化格局已然架構完成。
事實上,在婺城區有關創業創新平臺的孵化下,大批創業創新項目正逐步走向成熟,成為各領域的佼佼者。這不,“素直生活”從多品類經營轉向了專做單品綠豆糕,以其卓越的設計感和文案領跑微商;“糖古糕點”深耕金華傳統糕點文化,將傳統技藝與現代電商營銷有機融合,成為金華糕點行業的后起之秀……
近年來,婺城區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主旨,扎實有效地推進青年創業工作,全區青年創業的熱情日益高漲、環境不斷優化、成效逐步顯現。截至目前,婺城區已建成浙中信息產業園、金華電子商務創業園、三分田農村電商園和CRC文化創意園四家青創工場,提供免費創客工位335個,配備創業導師61人。近三年來,婺城區開展各類創業幫扶活動300余場次,參與人數6000多人次,涉及創業企業800多家。各園區累計入駐企業數超過500家,孵化成功創業企業達220多家,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2500多個,入園企業營收額超過2.2億元,各類創業項目獲得投資額超過3000萬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