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箬陽可是大變了樣,保管讓你驚喜萬分!边@幾日,一說起集鎮面貌的改變,村民們的臉上充滿了笑意和自信。村口樹立著獨具竹木特色的立屏、特色漆畫鋪就的圍墻,還有隨處可見的街角小景觀……經過半年多的設計規劃,“秀美南山”風景線上的美麗箬陽已經呈現在大家眼前。如今婺城區美麗鄉村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對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作出總結,城鄉建設協調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亮點紛呈,創建精品村5個、秀美村10個、美麗宜居示范村2個,秀美南山風景線不斷完善。同時,報告還指出,深入實施“建設美麗鄉村·做美大郊區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三個標配”,創建精品村21個、秀美村10個、宜居村4個,建設城鄉綠道15公里,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范區”……盡管報告文字只言片語,但透露出的信號卻重大而強烈。
2012年以來,根據省、市黨委政府美麗鄉村建設總體思路和工作部署,婺城區堅持樹立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重點圍繞“兩富”、“兩美”婺城建設,按照“全域景區化,景區生態化”工作理念,以“花香婺城,幸福家園”為主題,以做美大郊區,建設浙中生態示范區為目標,重點圍繞“一軸、三域、四帶” (金華江干流,梅溪流域,白沙溪流域,北山水系,莘畈溪流域,桐溪流域等精品線)的生態廊道精品線建設為支架,以精品村、美麗宜居示范村、歷史文化村落等為節點,科學規劃“美如畫”的藍圖,致力建設“凈如洗”的環境,精心打造“村如景”的風貌,充分激發“業如歌”的氛圍,全力構建“活如水”的機制,建成了一批“自然風景美,生態環境美,特色人文美,產業發展美,田園風光美,農村秩序美”的美麗鄉村,促進了美麗經濟發展。
道法古村喻斯,古戲臺、千年樟樹群、穿村而過的溪流,在歷史的積淀中散發出的新的光彩,鳳凰山生態游覽區一睹金華全貌;紅色革命根據地銀坑村,沿襲發揚革命傳統,讓黨的事業薪火相傳;浪漫客家村琴壇,將客家文化和客家美食融入發展,展現特有的風土人情……游走婺城,看的是山水田園風光,賞的是婺城美麗鄉村。
去年九月,為貫徹落實省、市相關文件,婺城發布《婺城區建設美麗鄉村·做美大郊區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深化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遵循這樣的路徑,全區一幅幅美麗鄉村風景圖徐徐呈現。三年行動計劃中,各職能部門明確分工,將建設美麗鄉村分點分塊,從垃圾分類到污水管理,從美麗鎮村建設到鄉風民俗的提升,將建設目標數據化、階段化,結合“黨建+”,建立完善的考核、驗收管理辦法,深化全域美麗鄉村建設。
安地鎮巖頭村位于梅溪之畔,是梅溪廊道美麗鄉村精品線建設涉及的村落之一!罢麠l梅溪廊道有七景九堰一座廊橋,而巖頭村就占據了三堰一景和唯一的一座廊橋!睅r頭村支部書記陳秋平對巖頭村的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村的建設有自己獨特看法,“巖頭村作為梅溪廊道建設中的重要節點,從文化挖掘到硬件設施配備,巖頭村的美麗鄉村特色緊抓‘婺文化’,打造獨具一格的美麗巖頭。”
配合安地鎮小城鎮整治工作,去年8月,巖頭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也同步進行中。陳秋平告訴記者,目前村莊建筑立面改造、道路重新整修鋪就、景觀帶布置等已基本完工,下一步就要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全面深化巖頭美麗鄉村建設。“村里比較有特色的老式泥瓦房我們都還保留著,后續根據要求進行‘保留式’創新,讓巖頭村既有江南小村特色,又有現代精美的風格!
新的一年,婺城區將繼續結合全區實際,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之一,按照建設生態廊道、做美大郊區的總體部署,圍繞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區目標,努力實現全域美麗、全民幸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