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前,婺城各地村(社)黨組織換屆完成,村委會換屆也已經全部完成。各地已換屆的村(社)班子陸續履新。這些由基層黨員群眾選舉產生的基層鐵軍最關心的是什么?他們正在攻克基層哪些難題?本報記者深入各地,以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這些基層干部的實干擔當,展現新一屆村(社)班子攻難題、辦實事、謀發展的鐵軍風采。
東宅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剿劣
讓水活起來村子美起來
“我們村中的長塘原本是個死水塘,又臟又臭讓人每次都想繞開走,經過改造后,這里已經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一個好去處了!”6月14日上午,竹馬鄉東宅村黨支部書記朱志華,站在一處帶有噴泉的清澈水塘邊,開心地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來村里的變化。
前些日子,東宅村順利完成村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新當選的村黨支部書記朱志華是一位實干型能人。新一屆的村兩委班子成員謀劃村里未來的發展規劃,“剿滅劣V類水,打造美麗鄉村”的工作也繼續有條不紊地進行。
死水塘如何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蛻變成村中景觀?原來,朱志華和村干部商議后,在長塘里安裝了一個光伏(太陽能)噴泉,只要有太陽,這個噴泉就會運作,不僅美化了池塘景觀,更讓塘里的水“活”了起來。此外,村干部還對長塘周圍景觀進行提升,給墻體噴繪,在花壇植樹。初夏的空氣里還夾雜著一絲清涼,“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美景讓剛進東宅村的記者印象十分深刻。這口長塘的整治工作是東宅村剿滅劣V類水的一個縮影,也體現了鄉村干部上下一心,凝力攻堅的決心。
自今年4月,竹馬鄉舉行剿滅劣V類水誓師大會、吹響治水沖鋒以來,東宅村對區域內的劣V類水進行全面排查治理,包括對2口池塘進行清淤,以及全村溝渠的清理工作,對于長塘,更是清理了5次淤泥,換了5次塘水。為了提升村內景觀,村干部還在盤溪兩側打造了長達400多米獨特的游歩道,改造好后,這勢必又是盤溪兩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朱志華說:“我還在想如何把景觀融入一定的實用性,如何將治水從源頭根除。我們村子盤溪旁有一口村里人洗衣取水的古井,我提議在該處造涼亭并配備洗衣臺,把污水統一流入污水池。”東宅村的“古井亭”,正是在他的推動下從無到有。此外,朱志華告訴記者,村兩委班子成員還簽下的軍令狀和責任書,明確規定治理的目標、時間和具體內容,嚴格按照責任要求,黨員干部帶頭,清理河道垃圾,深化“河長、塘長、渠長”責任制,設專職人員對河道溝渠進行清理巡查。他信心滿滿:“剿劣工作在我們村開展地如火如荼,有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此外,村干部們集思廣益,設計景觀亮點,提升村里整體居住環境,切實做到為老百姓辦實事。”
(通訊員吳夏)
西郊社區
新當選干部打響征遷第一仗
征遷上下齊心簽約以情感人
6月14日一大早,新當選城西街道西郊社區的黨支部書記陳根爐,就來到征遷指揮部的第六小組開會,迎接下一步征遷工作的任務部署。城西街道西郊區塊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是陳根爐上任后接觸到的第一個重點工作。眾所周知,西郊社區是市區一環以內人口最多,情況最復雜,遺留問題最多的社區,在這樣的情形下,要配合街道做好征遷工作,勢必要有很大決心和毅力。
隨著二七區塊征遷和鐵路貨場搬遷告一段落,城西街道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西郊區塊城中村改造工作上。西郊區塊城中村改造是二七區塊改造主戰場,是做優老城區的主陣地,更是新老城區融合發展主廊道。在現場,與其說陳根爐等小組成員在辦公室開會,還不如說他們只不過是找了一個可以靜下來討論的地方。記者看到西郊社區的指揮部其實就是一個舊廠房,為了方便征遷工作的開展,在這里稍作改造而成為一個辦公指揮部。
“俗話說,征地拆遷是天下第一難,這對于我個人來說真的是一次很大的歷練。”陳根爐告訴記者,萬事開頭難,做群眾工作就要把群眾的切身合法權利擺在第一位,真正做到“到群眾中去”,要挨家挨戶主動上門宣講政策,并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對于剛上任的他而言,開展征遷工作,向同組成員以及街道干部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城西街道黨工委書記金建成向記者介紹道,西郊社區共有約2020人,其中社員約1200人,五個自然村,建筑面積共30萬平方米,此次涉及拆遷的是河盤橋、孫司、聞家、七里殿四個自然村,共計約600戶,1600人,16萬平方米。自6月1日正式開展征遷工作以來,舉全街道之力,積極落實,穩健推進,15天時間內已完成總進度的25%。金建成說:“城西街道以必勝的信心,堅持依法征遷、陽光征遷、和諧征遷、合力征遷、廉潔征遷這‘五大法寶’,實現村民、村集體、政府‘三個共贏’,以人民利益至高至上,推動征遷工作。我們也希望西郊村民能支持城中村改造這個民生工程,大家攜手一起共創美好家園。”
安地村
干部為村民鋪設“康莊大道”
小城鎮綜合整治讓家園更美麗
6月14日下午2點,記者來到安地鎮安地村位于山上苗木林里的一處簡易房內,已經過了飯點,可是記者看到安地村書記金欽朝、村主任吳南明等人,在這個簡陋的指揮部才吃上午飯。
在4月舉行的村組織換屆選舉中,金欽朝和吳南明繼2013年后再次當選安地村的村干部。眼下,正值搬苗移苗的最后關頭,在村書記金欽朝的帶領下,吳南明以及剛上任的安地村副主任申旭明等幾位村干部,這段時間基本上已經把家搬到了指揮部。他們在和時間賽跑,爭取在夏至來臨之前,完成征用土地上村民們的苗木轉移工作。
由于時間非常緊迫,剛放下筷子,吳南明等人就又忙碌了起來,從幫助聯系苗木的買主,到為了方便移苗在山上造路,村干部們沒有放過每一個工作細節。
走在這片苗木林中,吳南明告訴記者:“現在這片區塊上還有很多村民種植的苗木,為了降低大家的經濟損失,我們近期都在幫助農戶聯系有意向購買的客戶,并帶他們去林子里選苗。我們還幫助農戶劃分了片區,在每個片區安插上農戶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既方便了村民,也方便了買主。”天天在這片林子里“溜達”,幫助農戶移苗、搬苗、賣苗,成了吳南明和申旭明這群村干部的工作常態。走了一下午,微信步數顯示8000多步,吳南明打了十幾個電話,連口水都沒喝。
“因為現在征遷戶他們都是租房子住,很不方便,將心比心,我們作為村干部,要切實為群眾考慮,倒排工作計劃,盡快解決村民的住房問題。”為了方便苗木的購買主將選好的苗木運出去,村干部們齊心協力,開山造路,將原先不到兩米寬的泥濘小路用挖掘機開墾出一條五米寬的大路,還在路面鋪上石子,造出了一條運苗出山的“康莊大道”。
一路上,吳南明不忘向記者描繪村民們以后的美好生活:目前安地小城鎮綜合整治正在有序推進,等安置區塊這片苗木轉移工作順利結束以后,村民們馬上可以看到他們未來的新房子依山而建,大家將生活在風景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