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為讓干部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文化年,婺城區白龍橋鎮白龍橋村開辦了“歡樂白龍橋·文化大舞臺”暨2017年迎春晚會。這也是自白龍橋村文化大舞臺落成后,迎來的第二場“大戲”。
晚會在下午6點準時開場,雖然冬日的夜晚寒風凜冽,卻絲毫擋不住村民們的熱情。吃過晚飯,就有幾百名群眾將整個廣場圍了個水泄不通,搶不到前座兒的,就伸長脖子翹首以盼。
精彩的演出在紅紅火火的燈籠舞中拉開帷幕,上臺表演的正是本村的舞蹈隊,臺上演員全身心投入演出,臺下群眾看得如癡如醉,掌聲雷雷。緊接著,婺劇、扇子舞、時裝秀、道情劇等一個個精彩的文藝演出,更是點爆了臺下觀眾的熱情,大家的掌聲與喝彩聲一浪高過一浪。臺上每個群眾演員都成了“名角兒”,在家門口的舞臺上,將自己的拿手絕活亮相展示。整場演出持續了近2個小時,演出的24個節目都是民間藝人的“代表作”。
“節目演得太精彩了,我平時就特別喜歡聽戲,今天真是過足了戲癮。”白龍橋村村民張奶奶笑著說,農村群眾自編自演的節目又熱鬧又接地氣兒,演到了他們的心坎兒上,大家都喜歡看。
聽到村民這樣回答,該村婦女主任倪遠增心里樂開了花。“以前我們村沒有文化大舞臺,很多文藝活動都無處施展。這下,可再也不用愁了。”據倪遠增介紹,為了讓群眾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切實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自去年開始,白龍橋村便開始大力推進本村的文化禮堂建設。一年下來,村里不僅新增了文化禮堂,善美講堂,村史廊、民風廊等“六廊”文化,還為文藝愛好者搭建了這個平臺。
細細端詳,白龍橋村的文化大舞臺,上部采用木結構廊屋,兩邊設有圓柱承重,屋檐處以精美雕花裝飾,與其他村鎮的文化大舞臺相比,更顯古樸味道。提起設計靈感,倪遠增不無驕傲:“我們村的文化大舞臺,是根據白龍古廊橋設計的,與白沙文化一脈相承。”
倪遠增說,籌建大舞臺的目的,就是讓群眾當主角,調動農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這不,文化大舞臺建成后,倪遠增就招呼自己村里的青年婺劇團,在這兒唱了5天的大戲,看得村民樂得合不攏嘴。
“接下來,我們會好好利用這個舞臺,舉辦各種豐富的活動,為廣大群眾送去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倪遠增笑道。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