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他走進社區
方昌運生于1942年,1971年7月加入共產黨。退休之前,他曾在車間做過管理工作,后因金華布廠改制,55歲退休。方昌運是個閑不住的人,退休后,感覺身體還不錯,他又去了廣告公司上班。可上了沒多久,他就被時任楊思嶺居委會主任馬淑芳聘用為支部委員搞宣傳辦黑板報。
“當時社區缺少辦報人才,我也算是臨危受命吧。”方昌運說,那時社區主任的工資不過200元,但馬淑芳卻給他開出了300元的工資,“雖然沒有廣告公司的收入多,但組織信任我,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此后,方昌運便兢兢業業辦起了黑板報,每月出二期,每期四塊黑板,堅持了近兩年。后來,他在青山社區又辦了好幾年黑板報,延續至今,出刊不計其數。
由于工作出色又熱心腸,方昌運后來被居民推選為文藝樓黨支部書記。在方昌運看來,人雖有退休,但黨員沒有退休,他時刻謹記入黨誓詞中說的“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作為文藝樓黨支部書記,他深感責任重大,面對責任敢于擔當。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讓黨員形象發光發亮。
文藝樓黨支部屬楊思嶺社區黨委的下屬支部之一。支部在冊黨員30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在上級黨委的領導和部署下,他帶領黨支部一班人緊密團結、積極配合,結合支部實際,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開展創優爭先、五星級評比等活動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支部工作曾得到上級黨委的充分肯定和認可。自2011年~2015年連續五年被評為城中街道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并獲得榮譽獎牌。
努力做好基層黨建工作
說起做好基層黨組織的關鍵,方昌運說,最重要的就是加強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要定期組織黨員開展支部活動。每月組織黨員開會、在路線教育的基礎上,近期又開展了“兩學一做”,使每個黨員明確“兩學一做”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使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政治方向;樹立清風正氣,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強化宗旨觀念、勇于擔當作為,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
方昌運還經常將學習資料送到黨員家中,并致力于教育培養積極分子,接收新黨員2名。
“平安是老百姓最渴望的,只有平安才能帶來穩定。”在工作中,方昌運以創建平安婺城帶動平安小區創建,并帶領黨支部在這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而有效的實際工作。兩年前,文藝樓活動室曾遭到二次剪鎖盜竊事件,部分居民遭受嚴重損失,七八輛電動車及兩組電瓶被偷。為防竊,他和黨員積極籌資,安裝了卷閘門和監控探頭等設施,從此再未發生類似盜竊事件。
文藝樓宿舍建造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屋頂漏水現象頻頻出現,樓梯上鋼筋銹爛嚴重,安全隱患突出。居民意見很大,方昌運知道后,主動發動黨支部成員及黨員親自動手,對屋頂進行補漏,用鋼管電焊加固,消除了安全隱患。在他的努力下,宿舍范圍內還安裝通道路燈、樓梯上安裝感應燈,方便居民行走安全。“平時支部還負責清理抽吸化糞池糞便,為居民解除后顧之憂。”雖是臟活累活,但說起這些,方昌運的臉上依舊是滿滿的驕傲。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在金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過程中,方昌運還帶領支部黨員對原布廠閑置的倉庫進行清理打掃,騰出空間建立了支部會議室,使黨員開會有了固定的場所,居民停放電動車有了場地。他在青山五弄創立了“和諧先鋒崗”定人定崗。幾年來,他帶領支部黨員及樓道骨干堅持在支部活動室和青山五弄背街小巷進行環境整治,對環境、墻面、野樹、雜草進行清理,地面亂堆亂放進行清除。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支部黨員在居民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先鋒形象。
在方昌運看來,黨員光學習是不夠的,還應身體力行,行動起來,這樣才能體現黨員的身份,黨員的精神。“未來,我也會繼續努力,發揮余熱,爭取把這個黨員做到最好。”方昌運笑道。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