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記者、法學博士徐立星在婺城區(qū)委宣傳部的邀請下,來到婺城區(qū)雅畈鎮(zhèn)石楠塘村參觀徐氏宗祠,弘揚宗祠文化、走進婺城“好家風”。
石楠塘村古名永清,金華徐氏源起于此而枝蔓八婺,距唐朝徐進忠在金華履職定居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時至今日“徐”已成為金華地區(qū)十大姓氏之一。石楠塘村邊是武義江,以前有小碼頭可供舟船停泊,該村共有村民870多人,良田1200多畝。
自2007年開始,徐氏宗祠一干族中元老籌劃開展為徐氏續(xù)譜及修繕祠堂,2014年徐氏宗祠作為第六批省級文保單位被列入市政府投資項目計劃進行整體保護性修繕,各級政府也為修繕工作投入了大量資金!拔釣橥兆谌耍行襾斫鹑温氁阉妮d有余,耳聞目睹諸位老人護文脈之切、揚美德之真、傳家風之誠,甚為感動……”這是2015年2月,時任金華市委書記的徐加愛在實地了解婺城區(qū)雅畈鎮(zhèn)石楠塘村徐氏宗祠恢復及永清徐氏宗譜重修成果后寫下的譜序,他在序文中強調,“國之興者義必志其史,族之旺者必續(xù)其譜”,展現出了政府對地方美德、父母官對鄉(xiāng)村文化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
徐立星說,中國的宗祠文化中的制度對鄉(xiāng)村文化建設而言至關重要,舊時學子通過宗族支持走向仕途正是傳統(tǒng)“中國夢”的一種體現,它讓農村與國家通過這一紐帶聯結到一起,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高度重視傳統(tǒng)文化,并從中產生民族信念,這將是新農村建設中精神建設的最重要部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