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于市區迪耳路上,這是一個面積不大的衛生服務中心,但它卻是城北街道轄區內重要的衛生服務點,為轄區內4萬多名戶籍人員提供預防保健、醫療、針灸推拿等服務。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胡連美是這里的中心主任,作為一名黨員,她始終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全心全意踐行著黨員的義務與責任。
經過努力,醫療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1996年9月,胡連美畢業于浙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以后,她到永康花川衛生院工作,2000年,到婺城區乾西鄉衛生院工作,2009年,因為工作表現出色,胡連美擔任起了乾西鄉衛生院的院長。
乾西鄉衛生院位于城鄉接合部,所服務的對象都是最基層的農民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剛到衛生院的時候,胡連美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但她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病人的耐心細致在衛生院里卻是有口皆碑的。很多病人來衛生院看病,都會先找胡連美。深夜,只要村民們一個電話,在衛生院值班的胡連美定會上門去為村民看病。
為了更好地為村民們提供服務,周末的時候,胡連美會放棄休息時間,騎著自行車前往各個村上給村民們看病。“那時候,總會和村民們打成一片,除了給他們看病,還時常會和他們聊聊家長里短。”胡連美回憶說,“豐收季節的時候,村民們家中有什么好吃的都會拿來分點給我。”對于胡連美來說,給村民們看病是一件累并快樂著的事。
原先,乾西鄉衛生院的醫療環境并不好,業務用房很是緊張。為了改善醫療環境,2009年,擔任衛生院院長以后,胡連美就開始籌備此事,奔走于國土局、建設局等多個部門,來來回回至少有三四十趟。因為之前衛生院的建造和村民的用地上之間存在利益糾紛,因此,在改造衛生院的過程中,遭到了村民們的反對。為了解決矛盾糾紛,胡連美利用下班時間,和村干部一起上門做村民們的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她就去第二次、第三次……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改善醫療環境,胡連美還專門請了設計師進行設計。“那段時間,一直在忙著這件事情,都沒有時間照顧家里。”胡連美說。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籌備,2009年12月,衛生院的改造工程終于動工了。改造以后的衛生院,使用面積比之前足足大了一倍以上,醫療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來這里就診的村民們都說,這哪像是鄉鎮衛生院啊,這和市里的醫療條件沒什么兩樣。
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2011年,胡連美調到城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擔任中心主任。上任以后,胡連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醫療環境。據了解,城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一直以來都沒有固定的醫療場所,都是租用其他單位的房子,有時候,一年之內甚至要換三四個地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胡連美又開始奔走于各個部門,在她的努力下,城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終于有了一個固定的辦公場所。
作為中心負責人,胡連美更是嚴格要求自己,遵守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每天堅持早上班遲下班,不管是周末還是節假日,常常都能在單位里看到她的身影。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是胡連美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工作作風。在工作上,她是一位嚴格的領導,但在生活上她卻是一位對職工關懷備至、呵護有加的大姐。凡是職工生病住院,胡連美都會及時看望慰問。由于實行這種人性化的管理,中心職工關系融洽,工作配合默契。中心有時會遇到一些特殊困難病人,對這樣的“特殊困難病人”胡連美肯定會二話不說地給予及時的救治,有時還會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食品。
中心雖小,但工作,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公共衛生特別是新醫改后的公共衛生工作,沒有過硬的醫療護理知識、熟練的溝通能力和社區工作方法根本無法從事此項工作,為了提高本中心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胡連美積極發揮主任醫師的優勢,擔負起了組織和教學任務,為社區責任醫生開展每月一次的培訓,實行學習后階段考試,讓醫務人員能夠主動發現自己業務知識上的不足,更加自覺地努力學習理論知識,理論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了各基層人員的工作能力,真正發揮了業務骨干作用。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胡連美都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時時處處都用黨員的標準嚴于律己、忠于職守、盡職盡責,遵紀守法,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作為醫務人員,她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腳踏實地,嚴格要求,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醫務工作。在醫務崗位上,胡連美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注重人才的培養,自任職以來,積極指導下一級醫師的工作。并多次于省級、國家級期刊上發表論文,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與支持。2008年被省衛生廳評為“浙江省優秀社區責任醫生” ,2008年榮任浙江省第十二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2010年成為中國基層醫生協會金華分會會員,2011年榮獲金華市“巾幗建功”標兵稱號,2012年榮任中國共產黨金華市和婺城區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
“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什么可報道的。”這是采訪過程中,胡連美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從1996年至今,她在基層醫療崗位上堅持了有10年之久,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義務與責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