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年開始,高建洪一直在安地鎮鎮政府工作,從普通辦事員開始,經歷了許多崗位,鎮共青團副書記、司法所副所長,再到副鎮長、副書記。在各個崗位上,高建洪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努力把普通的工作做到最好。在“七一”前夕,記者采訪了區優秀共產黨員、安地鎮黨委副書記高建洪,聽他講述了近二十年的鄉鎮工作故事。
調解群眾糾紛,十多年后群眾還記得他
近二十年的鄉鎮工作,讓高建洪對每個村、每個黨支部的情況都非常了解。走到村里,能喊出許多人的名字,許多群眾對他這副老面孔也很熟悉,特別是曾經由他調解糾紛的當事人,看到他都會和他打招呼。高建洪也會有點惶恐,怕當時沒有調解到位,當事人對他會有意見,問了幾個打招呼的人,詢問當初調解后的情況,聽到他們都說調解得很到位,沒有留下“后遺癥”,他心中的石頭才落地。
高建洪在安地鎮司法所副所長的崗位上做過很長一段時間,在村里普及法律知識,調解群眾糾紛是他的主要工作。許多時候,原本是鄰里之間的一件小事,卻慢慢積累成大矛盾,最后演變成更深的矛盾,甚至還摻雜著土地、家族等因素。調解過程中,要考慮的內容很多,特別是鄉風民俗、社會傳統等等。“甲方、乙方、申請人、被申請人,那段時間一直被調解工作‘包圍’了。”高建洪說。
高建洪的調解工作卓有成效,因此,每天早上來上班的時候,就能看到他的辦公室前圍著許多群眾。“哭的,鬧的都有,需要我們調解的事情很多。”看著桌子上一大疊需要調解的案子,高建洪也會有疲憊和煩惱的時候。但一想到正是因為自己的調解工作有效果,群眾們才會相信他,這么多人來找他,這是對他工作的肯定,想到這個,他就更加用心工作了。一些已經起訴到法院的案子,法院一時沒有辦法解決,但在高建洪的調解下,最終卻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2004年左右,安地鎮的一農戶家里造新房,在施工過程中一名同村的小工從高處摔下,不幸死亡。小工家屬和房東私下談不攏賠償金額,于是就把房東告上了法院。法院在了解情況后,與小工家屬商量,如果嚴格按法律執行,賠償數額較大,房東一家經濟條件不好,并不能承受,可能還會有反效果。還不如到鄉鎮司法所進行調節,以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金額當場解決。小工家屬也清楚房東家的情況,于是從法院撤訴,找到了高建洪。后來經過高建洪的多次努力,最后雙方都得到了滿意的結果。
桂花飄香風景線上建起黨建示范帶
2001年3月,高建洪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成為黨員的那一刻起,高建洪就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司法所工作之后,高建洪進了安地鎮領導班子,開始長期側重負責土地征用的工作。同時,安地鎮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成為許多金華人心中的“后花園”。仙源湖旅游景區的開發,“仙源歐境”等一大批房地產項目接踵而至,土地征用成了其中重要的一環。征地工作在哪里都是工作難點,晚上加班、周末加班,節假日還在加班,“白加黑”、“五加二”,為了做好工作,高建洪總是在認真細致地向群眾傳達和解讀黨和政府的政策,與群眾談心,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
到了黨委副書記的崗位上,高建洪則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黨建工作上,為了營造良好的黨建氛圍,推進黨建工作落到實處,激發黨員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安地鎮根據區委區政府“整鎮推進,整區提升”的要求,在全鎮掀起學習教育的熱潮,各個黨支部以各種方式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根據安地鎮各村特色,在雅干村、喻斯村、寺口村和南郭村,嚴格按照區委組織部要求建起“三務公開欄”,規范黨建宣傳內容,在桂花飄香的風景線上,建起了一條“黨建示范帶”。
在推進鄉鎮各項工作中,安地鎮積極推進“黨建+”,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讓各項工作快速有效地推進。西周村是“四治兩化”環境整治先進村,黨員不僅率先清理了自家房前屋后的堆積物,還積極幫助其他農戶清理垃圾,搬運雜物,起到了標桿作用。垃圾分類是婺城區的重點工作,黨員同樣起到了先鋒帶頭作用,巖頭村組織黨員檢查每家每戶的垃圾分類情況,一名八十歲的老黨員做起了村里的保潔員,積累了做好垃圾分類的方法后,還到其他村巡回宣傳,讓垃圾分類更加深入人心,取得了良好效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