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婺幸福之城。她是一卷蕩氣回腸的史詩,她是一道美不勝收的畫卷,她更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城市。婺城不缺自然景觀,也不缺人文底蘊,近年來旅游業在發展,但高等級景區少,服務設施不配套,以及重復建設、同質競爭等現象,沒能留住游客腳步。這個問題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在新經濟發展過程中,旅游產業不僅僅是服務業,而且它已覆蓋一二三產業,成為綜合性產業。區委六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堅持把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深入實施旅游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逐步構建“一核一區一圈三板塊”空間新格局,著力打造婺城生態旅游目的地品牌。
生態環境要根本性改觀。把婺城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抓住“做美大郊區”這個生態旅游經濟總抓手,按照“全域景區化、景區生態化”要求,持續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兩路兩側整治”等組合拳,決不把臟亂差、污泥濁水、違法建筑帶入全面小康。全面開展“整治環境,靚化金華”行動,突出治理垃圾堆放、赤膊房、藍屋頂、磚瓦廠、城中村等環境問題,并加快拆后空間合理有效利用,做到“養眼不刺眼”、宜居又宜游。
資源要素要全域內整合。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經濟產業,要站在全局的視角抓旅游發展。要科學編制旅游發展總圖,整體推進旅游項目設計、旅游設施建設和旅游行業管理等工作,加快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要系統整合旅游資源,發揮龍頭景區帶動作用,全面將文保、文物、古村落、古建筑、茶花、桂花、油菜花、杜鵑花等資源有機結合,串點成線,打造具有婺城特色的景區、景點、景觀。
產業體系要多元化融合。積極推進“旅游+”發展戰略,以互聯網為依托,整合上下游旅游資源和服務配套優勢,加大文旅、農旅、商旅、工旅跨界融合力度,實現旅游產業的聚合式發展。積極推動單一旅游產品向復合型、產業鏈轉變,推動旅游方式由觀光式向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轉變,形成休閑購物、生態觀光、健康養生、主題農莊、民宿經濟等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加大旅游業發展扶持力度,重點打造三大旅游特色小鎮、六大鄉村民宿集群和17個旅游特色精品村,到2020年,區域內發展10個特色民宿精品村。
品牌品質要全方位打造。強化旅游營銷宣傳,開發特色旅游產品,推出精品旅游線路,建設自媒體平臺,注入文化基因,插上科技翅膀,不斷提升旅游便捷度和知名度。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不斷提升婺城旅游舒適度和美譽度。
我們期待著不遠的將來,在步步皆景的婺城,游人可訪古探幽古子城,吐濁納清仙源湖,洗心滌慮鄉村游,更可在特色小鎮、特色鄉村、主題農莊感受婺城的特色魅力……補齊旅游發展短板,留人留心應不難。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