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垃圾撿拾、制作竹籬笆樁、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捐獻書籍,大到雅安地震捐獻大米、十多年如一日開展扶貧結對,在浙江正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那么一支志愿者隊伍,自2008年成立后便積極參與各項志愿者服務活動,幫助了許許多多處于困難中的人們。為此記者采訪了浙江正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葉麗青,聽她講述公司志愿者服務隊的那些事兒。
為熱心人提供平臺
早在2008年,正方集團便招募了第一批志愿者,去年的五四青年節,第二批志愿者又加入其中,如今隊伍里已經有150余位員工。葉麗青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志愿者們就帶著三大箱書籍,填補了之前認領的三個BRT站臺的愛心書屋,參與了“書香傳遞滿城、愛心你我接力”的活動。
說起招募志愿者的初衷,葉麗青表示,集團里的年輕人和熱心人比較多,為了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讓更多的熱心人帶領年輕人做公益,于是便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伍。
說起印象深刻的獻愛心經歷,葉麗青告訴記者,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后,集團的7名志愿者們便開了35個小時的車,跋涉2300多公里,將十萬斤大米第一時間送到了災區。葉麗青則作為隊長前往參與了此次獻愛心活動。“一路上,住宿在車上,吃飯靠泡面,開到318省道時,不時有余震來襲,周圍不斷有落石滾下,我們心里也有點怕,但想起災民,腳步依舊不停歇。”
隔天,正方集團的志愿者們帶著大米到了當地的學校。“在操場上,我們看到了正在帳篷里上課的學生,旁邊的教學樓就有拳頭大的裂縫。看到我們帶著大米過去,老師和學生們都十分感動,連連拉著我們的手說謝謝。”之后,志愿者們還與中國扶貧基金的工作人員一起前往附近的村莊和其他學校發放大米。“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了。”葉麗青說。
對于志愿者們親自前往雅安,有人疑問為什么不直接把米寄過去?他們的回答則是愛心資源不能夠輕易浪費:“路上我們也遇到過許多愛心企業捐了食品、生活用品之類的物資,但因為沒有隨行人員,物資到了災區后沒有合理分配,再加上當地天氣潮濕,導致許多食品都有發霉的跡象,志愿者們一起過去則可以避免這樣的損失。”
大小事都積極參與
除了捐贈,正方集團還堅持十幾年開展扶貧結對。從2001年開始,集團陸續挑選貧困生資助他們上學直至找到工作,如今其中有幾位已經高中畢業,有幾位已經上班。“扶貧結對不光是給予他們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他們心理上的安慰和引導,引導他們對生活重新樹立積極向上的信心。”葉麗青說。
2008年,就讀沙畈小學二年級的小古,父親常年在外地打工不回家,有精神疾病的母親失蹤,從小缺少父愛和母愛的小古一直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爺爺也是拖著病體不能干活,生活重提幾乎都壓在了奶奶身上。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后,集團便開始資助他上學。平時除了跟小古的老師經常溝通外,正方集團的志愿者還帶著書籍、生活用品和慰問金前往學校和家中看望小古及家人。甚至在集團的年會上,也能看到小古和家人的身影。
如今,小古已是一個馬上中考的小伙子了。前幾日還打電話來咨詢報考學校和專業的事情,正方集團志愿者陳曉紅等人也針對他的成績情況,提供了合理的建議。
小祝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獨自一人撫養哥哥和她長大,剛開始上學時,小祝十分內向,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也很膽怯,不太敢說話。通過持續結對后,老師如今對她的印象是越來越好。“現在性格開朗了,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學校的活動也積極參與”……
“平時孩子要是有什么問題,老師也會跟我們聯系,可能情緒不對啊或者上課走神啊,又或是有什么進步,然后我們再一起跟家長溝通,從精神上給孩子鼓勵和安慰。”葉麗青說。
正方集團志愿者服務隊伍成立以來,一直提倡“互相幫助、助人自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參與婺城區乾西鄉長湖“五水共治”,冒雨參與垃圾清掃、河道整治、河岸林木的綠化養護工作,栽種了大批的楊柳和綠化灌木叢;為共同迎接省級示范文明城區創建考核驗收,青年志愿者參與了白龍橋鎮政府組織的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行動,為美好環境奉獻一份力量;為美麗新農村建設,集團志愿者前往婺城區長山鄉的村莊,積極開展垃圾撿拾、制作空心磚花架和竹籬笆樁,開展垃圾分類宣傳等等……每次開展志愿者活動時,正方集團總會積極響應,組織青年志愿者們踴躍參與,用實際行動支持志愿者服務。
如今,正方集團志愿者隊伍已經獲得了“省級青年文明號”的榮譽稱號,正在向“全國青年文明號”努力。“把一群熱衷于公益事業的人群集中起來,利用業余時間,為大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葉麗青說,“成為一個有正能量的個體,進而帶動和影響身邊更多人一起行善一起公益,每一位志愿者大概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吧。”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