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于“杭州‘熊貓’肚里的衣服被高價回收”的相關新聞在網絡上瘋傳。整個事件講述的是杭州電視臺的《新聞60分》的記者,把一個定位追蹤器放到了一條褲子的口袋里,然后放進了遍布杭州各社區的回收舊衣物的“大熊貓”里。經過幾個小時的追蹤,這條褲子來到了嘉興嘉善,隔兩天之后,又被送到了江蘇太倉港附近一個廢品收購站。
事件一出,金華地區的舊衣物回收箱也紛紛受到了高度關注,“金華的‘熊貓’肚里的舊衣物去了哪里?有沒有真正把舊衣物給到需要的人手里?”近日,記者來到了“舊衣物回收箱”這一項目的運行主體單位——金華市麥地社區服務中心,詳細地了解了情況。
現狀:市民們投放舊衣物不多
面對杭州“熊貓”肚里的衣物被高價回收,金華市民的擔憂也是無可厚非的。那么對于舊衣物回收這件事,金華人是抱著怎樣一種態度?為此,金華市麥地社區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專門進行了一項關于“廢舊衣物回收利用”的問卷調查。
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總共有5900人,他們分別來自各個行業。在問卷調查中,記者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家中每年都有10件以上的閑置衣物。通過調查數據,記者發現,對于“廢舊衣物回收利用”這件事,有90%以上的人表示“有價值,能減少資源的浪費”,但卻很少有人會真正想到將舊衣物進行回收利用,在5900名受訪者中,只有不到7成的人會想到投放到舊衣物回收箱中。
面對“廢舊衣物回收利用”這件具有社會意義的事情,為什么市民們不會去做呢?受訪者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沒有回收衣服的完善機構和服務”、 “回收途徑不明確”……究其原因,是因為市民們怕自己所投放的舊衣物沒有真正利用起來,沒有發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投放的舊衣物究竟去了哪里呢?這成為了許多市民心中的疑惑。
回收的舊衣服究竟是怎么處理的?
舊衣物回收箱發起人之一——金華市麥地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朱主任告訴記者,從2014年6月至今,“熊貓”回收箱共收到舊衣物116811件。那么,這么多舊衣服究竟是怎么處理的呢?
據了解,對于回收的舊衣物,麥地社區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會進行統一收集,用專車運輸到分解中心,再由志愿者對舊衣物進行分類、清洗、消毒、包裝或者技術分解。所有進行處理過的舊衣物一般分為兩個去處:一是八成新及以上的舊衣物捐贈給貧困地區或者是同城的外來務工人員。
到目前為止,麥地社區服務中心已經組織省外捐助活動共8次,捐贈衣物總共有40042件,分別送往四川、西藏、新疆、河南、貴州等貧困地區;組織同城捐助62次,捐贈衣物總共有39842件,分別送往環衛處、工地等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地方。
二是把比較舊的衣物,捐贈給殘疾人或者貧困家庭,作為布藝DIY的原材料,制作成義賣品,改善其生活。據了解,從2014年9月起,志愿者們將36895件衣物免費捐贈給亮彩愛心工坊、金華中山路、新園等社區愛心家園,以愛心超市的模式或殘疾人制作成拖把或抱枕等產品進行義賣。“同時我們也會聯系有意愿的工廠,將一些實在送不出去又沒法再利用的衣物送去做成路基布。每個環節,我們都將舊衣物充分利用起來,讓市民們所捐贈的舊衣物真正去了該去的地方。”朱主任說道。麥地公益舊衣物回收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麥地公益現在所實施的舊衣物回收項目主要結合政府垃圾分類工作進行開展,除了對于符合捐贈標準的衣物進行愛心捐贈外,如何處理不能捐贈的舊衣物也是他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接下來,他們也將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推動舊衣物的循環再利用,比如通過交換的方式實現衣物的循環利用,減少一些生活上的成本。
“此次事件其實針對的是公益行業如何做到更規范更透明的問題,這對公益組織的發展也非常重要。”朱主任表示,接下來,他們會通過政府官方網站、公益組織官方網站以及公眾微信號等多方平臺進行數據的公開,使市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自己所投放衣物的去向,以更加透明的方式來增加市民對回收廢舊衣物的監督。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