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婺城區文化中心劇場詩韻悠悠、詩歌飛揚,婺城區“五水共治”詩歌朗誦會在這里華麗開啟。10多名詩人精心創作的“五水共治”獲獎詩歌作品,通過文藝表現手法以及與詩、音、畫的融合運用,生動演繹了婺城全民治水波瀾壯闊的場景,共同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誦讀盛會。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方鷹,區委常委、副區長陶澄濱為“五水共治、婺水流芳”主題詩歌、攝影大賽的獲獎者頒獎,區領導許光明、張璞、邢水成、陳旭日參加活動。
婺城水資源得天獨厚。古老而美麗的婺江穿城而過,被一代詞人李清照描述為“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除婺江之外,還有沙畈、金蘭、安地、莘畈和九峰5座中型水庫,10條省、市、縣級河溪。其中,省一級水源保護區沙金蘭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是金華百萬市民的“大水缸”。為護好一泓碧水,婺城在“五水共治”行動中全面打響了三大戰役。初戰“沙金蘭”,拆除養殖場、鋸板廠和采砂場,處置畜禽,徹底解決了100萬金華市民飲水安全問題。再戰“龍須溝”,從治小河小溪污染抓起,整治了區域內的桐溪、回溪、通園溪等水體污染。決戰“長湖”,專門成立長湖綜合治理指揮部,對長湖進行綜合整治,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如今十里長湖通過綜合整治,美麗的浙中水鄉初見雛形。
朗誦會在城西街道報送的節目《水花》中拉開序幕。朗誦者聲情并茂,和著柔美悠揚的旋律,時而是醉人的抒情達意,時而又是快意的情感迸發,一句句、一聲聲都滿含深情,燃起了觀眾的激情,博得了陣陣掌聲。接著,《那條河,我們稱她母親》、《長湖紀事》、《婺水魂》等10首原創詩作輪番登場……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吟誦治水雄略,熱情謳歌我區在“五水共治,兩美婺城”建設取得的新變化、新成果。朗誦會洋溢著高昂、向上、活躍的氣氛,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方鷹在講話中說,豐富的水資源是婺城天然而獨特的寶貴財富,也是金華榮膺全國十大宜居城市的一張金名片。自“五水共治”開展以來,婺城區積極響應省、市決策部署,初戰“沙金蘭”,再戰“龍須溝”,決戰“長湖”,全面打響了治水三大戰役。婺城治水步步為營,碩果累累,成效顯著。在“依法治水、科學治水、全民治水、鐵腕治水”的同時,婺城還積極依托各類載體、各種形式開展“五水共治”宣傳工作,帶動并引領群眾參與治水工作,共護水資源。此次“五水共治”詩歌朗誦會的舉辦,既是對征稿活動的一次總結,也是婺城區“五水共治”宣傳工作的一次創新。期待更多的“五水共治”主題文藝作品的創作推出,弘揚“治水精神”,唱響主旋律。
據悉,為了辦好省內首個“五水共治”主題詩歌朗誦會,推動“五水共治”工作深入開展,此前婺城區還專門舉辦了“五水共治·婺水流芳”主題詩歌、攝影大賽。活動開展后,共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投稿200余件。其中,詩歌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100首,經評委會初選入圍作品20首。經專家評定,各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勝獎若干名。這些作品借助詩歌的表現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婺城“五水共治”的成就,贊美婺城的秀美山水,弘揚攻堅克難的治水精神,在全區進一步營造了“全民治水”的濃厚氛圍。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