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來,家住新獅街道駱家塘社區的吳小玲每天都會帶著外孫,在通車后的金羅公路附近轉轉。“30年前我嫁到這里,就聽說金羅公路要改造,如今這條路終于修好了。”作為32個征遷安置戶之一的吳小玲非常支持金羅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在國慶通車后,她更是四處邀請親朋好友來家里做客。
金羅公路拓寬改造工程是沿線居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是市委、市政府重點工程,其征遷任務艱巨,涉及到該街道駱家塘社區自建房征遷安置戶32家,征收房屋占地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征遷任務確保“國慶通車”,新獅街道以開展“從嚴管理落實年”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契機,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全力以赴、迎難而上。
“我們在3天內拆房確保了道路改造涉及的浙師大截污納管工程的順利施工,成功打響開門炮;簽約工作開始一周內完成了80%的簽約任務;街道干部整整兩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 。新獅街道黨工委書記倪紅衛坦言,黨員干部的拼搏精神是支撐,沿線群眾的大力支持是后盾,才讓他們能成功打贏這場攻堅戰。“這一仗打得漂亮!總結經驗,再接再厲……”就連市委書記徐加愛也為新獅點贊。
據悉,為了按期保質完成征遷任務,新獅街道強化組織領導,組建了由黨工委書記任總負責、辦事處主任任總指揮的工作班子,下設3個工作組,抽調素質高、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街道和社區干部到征遷任務中,實行“一天一匯報”制度,并組織大家通過集中學習、重點研討、政策答辯等方式對新的征遷補償政策逐條逐項地掌握,確保政策的嚴格執行和征遷的公平公正,簽約、選房等關鍵環節則由公證處進行全程公證錄像,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中推進征遷。
在工作中,全體成員發揚硬著頭皮、厚著臉皮、走破腳皮、磨破嘴皮、氣破肚皮的“五皮”精神和“晴+雨”、“5+2”、“白+黑”的工作干勁,深入各村各戶做工作。李慧滔是第二工作組成員,兒子還在上幼兒園,每天晚上12點后回到家成為工作常態。到家后,就立馬到房里多看兩眼熟睡中的兒子,再急忙洗漱,第二天一早6點多,孩子還沒有醒,她已在上班路上。李慧滔不是個例,工作組里有的同志發高燒仍帶病堅持,有的同志中秋節都沒有時間和父母吃頓團圓飯,有的同志甚至到村里駐點……
工作組人員對自己的身體馬虎,對親人虧欠,但是對征遷戶,他們似乎永遠有時間、有精力、有干勁。70多歲的征遷戶姚小弟對街道工作也要點贊,他說,他支持改造第一個簽了約,自始至終都在享受著服務,工作組的干部耐心地幫他全程辦理好相關手續。“我們并不是簽掉一戶扔掉一戶,只要是我們的征遷服務戶,不管他簽約的時間早晚,自始至終我們都會周到、熱情、高效服務,絕不會虎頭蛇尾。”街道主任姜建軍說道。對于觀望戶和有抵觸情緒的被征遷戶,工作組則創新運用“笑臉+耐心+引導+時間”工作方法,結合“家屬戰”、“持續戰”、“精神戰”等策略,讓整個征遷工作勢如破竹。
當然,為了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對于違法建筑,街道干部從嚴執法更是不打折扣。對其中兩個征遷戶,在查清紅線內房屋違法建筑后,組織相關單位聯合執法,依法強制拆除。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