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畈鄉銀坑村是著名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堅持浙江三年游擊戰爭時期創建的老革命根據地之一,是粟裕將軍戰斗過的地方,也是我省第一批革命老區。為了發揚革命傳統,讓黨的事業薪火相傳,銀坑村籌建了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室,在有關部門、企業的支持下,村民還自發集資建造了粟裕將軍銅像。12月5日,該村將隆重舉行“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駐浙西南80周年”紀念活動。為此,記者日前專程來到該村采訪。
銀坑村位于金華南山,地處武義、遂昌、婺城區三縣(區)交界處的深山里,距離金華市區60多公里。來到銀坑村,放眼望去,只見村莊坐落在盆地之中,四面環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風景秀麗。在這里,聽不到城市的各種喧鬧,只聽見嘩嘩的水聲,一泓清溪蜿蜒而下,由西向東穿村而出,匯入白沙溪之中,真是一個深山中的世外桃源。
銀坑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說起村名的由來,銀坑村的老支書傅根財說,村莊因地形變遷和物產的典故,曾稱日坑(村中一座橋如日形),月坑(溪流改道形如月),清代正名為銀坑(發現銀礦)至今。明、清年間先后有陳、戴、傅、賴、涂、肖等姓氏祖先為繁衍生息,逃避戰亂、瘟疫、饑荒之故,從福建、浙江等地陸續遷徙到這里開荒、墾田定居。經多代宗親的拼搏和客家不斷融入增加,至今全村已成為陳姓為主姓的15個姓的多姓氏、多民族、多語言的大村,全村有470余戶、人口1130余人。
銀坑村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革命根據地”,早在1932年就有共產黨的組織活動。1935年5月,粟裕將軍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駐扎在此籌劃、指揮浙西南3年游擊戰爭,也曾發展了一批黨員,建立組織,創建了“浙南革命根據地”——遂、宣、湯邊區特(委)。當年,銀坑村有一批有志青年加入紅軍隊伍,廣大窮苦人民積極地支持、協助、投入紅軍開展的革命活動。
傅根財說,1935年5月,粟裕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來到溪口鄉銀坑村駐扎。當時粟裕住的陳姓廳又稱廳上,歸村中3戶人家所有,陳氏祠堂則是粟裕召集紅軍戰士開會的地方。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