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梓溪為武義江支流,水域寬度3至12米,全長10公里,均在雅畈鎮境內。該溪源頭位于安地與雅畈交界的楊梅屏北,至雅畈集鎮東側有芳雅溪水匯入,后至梅溪涼亭入武義江。雅畈集鎮至入江口段又稱后溪。
梓溪整治之前,水質為Ⅴ類,沿線主要存在的污染問題是農村面源污染、城鎮生活污染、工業企業生產和生活污染。此外,由于沿線住宅區密集,梓溪整治之前,河道內生活垃圾遍布,被婺城區列為垃圾河治理對象。
治理目標
對話梓溪區級河長豐炳春
(婺城區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長)
記者:您覺得經過近兩年治理,梓溪的“垃圾河”帽子摘掉了嗎?接下來,我們還將開展哪些工作,最終希望達到怎么的治理目標?
豐炳春:根據治理梓溪所制定的“一河一策”,明確其治理目標是:到2016年,流域基本達到Ⅲ類水質,同時要實現流域生態良性循環。值得一提的是,經過近兩年整治,曾經生產生活垃圾遍布的梓溪河道已經大變樣:垃圾沒了、淤泥清了,兩側也做了駁坎、種了綠化。毫無疑問,梓溪的“垃圾河”帽子已經摘下來了!
不過,梓溪的治理工作沒有結束,甚至應該說還任重而道遠。河道的垃圾、淤泥雖然清理掉了,可排污口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梓溪沿岸共有排水口127個,其中雨水口62個,污水口65個。經過近兩年的治理,目前,畜禽養殖污水排放口已經全部消滅;部分農村生活污水也接入了管網,但仍有29個排污口未實現截污納管。與此同時,雅畈集鎮的污水管網(一期)出現了堵塞,也導致集鎮生活污水污染梓溪的情況。因此,接下來,我們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抓緊修復集鎮一期污水管網,也將加快推進29個排污口的治理,在倒排工期、落實責任的基礎上,實打實地抓好督考問責,確保早日實現封堵所有排污口的目標。另一方面,我們還將以治水為突破口,推動雅畈轉型升級發展,讓梓溪流域切實達到生態良性循環。
記者巡河
“整條溪又干凈又清爽,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
10月10日,記者在雅畈鎮“五水共治”聯絡員胡貞晶的陪同下,依次走訪了梓溪汪家村、宜山村以及集鎮段,從沿線村民,鄉、村干部口中感受這條曾經的垃圾河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對梓溪來說,汪家村相對上游。這里的河道并不寬,可沿岸卻挺熱鬧,有婦人在溪邊埠頭洗衣,也有農戶在岸上的菜園里、苗田里忙碌……再看溪內并無垃圾漂浮物,水流也是清澈見底,絲毫不見“垃圾河”的蹤影。“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汪家村主任葉根水感慨地說,“兩年前,梓溪里還是各類垃圾成堆,到處都是破衣褲、種苗木用的塑料營養缽。從去年年初開始,村里組織人員一次又一次展開清理,部隊官兵、婺城公安分局民警都來幫忙勞動過,前前后后整治了十多次,這才有了現在的樣子。當然,如今還有保潔員每天進行保潔;村民們也自覺多了,不再什么垃圾都往溪里扔了。”
據葉根水回憶,整治前,梓溪汪家村段河道內堆積最多的是種苗木用的塑料營養缽。因機械無法進入,這些垃圾只能靠人工清理,“第一次整治的時候,十來個人清理了三四天”。這意味著他們一次就從河道中清理出10噸的垃圾,而這并不包括此后清理出來的雜草、清淤等。顯然,類似的整治在梓溪沿線村莊都有經歷。59歲的陳阿姨是宜山村民,記者巡河當天,她正在梓溪邊洗衣。她告訴記者:“去年,鎮里、村里都干得很辛苦,天天打撈垃圾、清運淤泥,還給兩岸做了駁坎。其實,梓溪水質一直還不錯,上游水庫里的水直接下來,洗洗衣服什么的,沒問題。不過,以前河道里垃圾很多,兩邊掛得到處都是。有時候洗衣服之前,還得先把埠頭邊的垃圾清一清。你看現在,整條溪又干凈又清爽,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
不過,記者發現,清清的梓溪水進入集鎮后變得混濁了。對此,胡貞晶作了解釋:“目前,芳雅溪上游正在做排澇工程,水質較混濁是施工所致。”記者看到,被稱作后溪的梓溪集鎮段,河道開闊,兩岸均建有綠化帶、親水平臺,整體感覺整潔、有序。據雅畈三村聯村干部王建民介紹,后溪(集鎮段)長約500米,2013年年底啟動整治,先后清污清淤達千噸以上。此外,雅畈三村于去年投資數十萬元,對河道兩側進行了美化,一一說服農戶清理了隨處種植的蔬菜,然后統一規劃建設了綠化帶。
記者還了解到,去年,雅畈鎮啟動了梓溪沿線村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擴面提升工作,目前車塢、汪家、宜山等村莊已經完成治理,所涉及排污口已全部接入污水管網。
消滅排污口、改變污染陋習
從巡河情況看,經過近兩年的治理,梓溪水環境已經有了巨大改善。但是,記者也在走訪中發現了依然存在的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部分排污口依然在排放污水;少數群眾環保意識亟待加強。
90歲的李根正是雅畈三村村民。他告訴記者,梓溪比以前干凈了很多,“但水質還不是很好”。他說:“早年,梓溪水很好,可以淘米、洗菜。現在河道雖然干凈了,可還有很多生活污水排進溪里。我覺得污水管網應該快點做好,只有排污的問題解決好,水質才能真正變好。”
記者也從婺城區治水辦了解到,因雅畈集鎮污水管網(一期)出現破損、堵塞等情況,目前存在集鎮生活污水污染梓溪的情況。對此,該鎮鎮長程增發表示:“眼下,我們正在確定集鎮第一期污水主干管修復工程方案,爭取盡快上馬進行修復,早日解決這一問題。當然,對其他未治理好的排污口,我們也將倒排工期,抓緊落實,以徹底消滅梓溪的污染源,實現‘提水質’目標。”
此外,記者梓溪汪家村段看到,溪岸上有不少塑料包裝等白色垃圾。對此,該村主任葉根水表示,這些白色垃圾為河道保潔員打撈上來暫時放置,“等待有清運車輛的時候統一清理運送出去”。而岸邊一位正在苗木田里勞動的婦女告訴記者:“現在河道變干凈了,加上村里反復宣傳,我們已經不會把塑料營養缽扔進水里。”那現在怎么處理作廢的塑料營養缽?面對這一問題,該婦女坦言:“攏成一堆點火燒掉!”她并未意識到燒塑料同樣存在污染,認為“只能燒了,不然沒有其他處理方法”。
采訪即將結束時,記者還在梓溪雅畈三村段河道內看到了十多只鴨子。顯然,對于梓溪的治理和長效保潔來說,徹底改變周邊群眾衛生習慣、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也依然任重而道遠。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