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深夜,受臺風“蘇迪羅”影響,婺城區塔石鄉狂風疾嘯,大雨滂沱。由于該鄉地處山區,是全區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之一,持續的強降雨極易引起山體滑坡等重大自然災害,尤其各村危舊房較多,發生坍塌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號角。塔石鄉全體黨員干部立即行動,連夜下村入戶,展開轉移群眾、保護穩定等抗臺工作。
放假不“放心”,黨員干部靠前行
8月7日,塔石鄉水務員收到了來自婺城防指辦的信息:8月8日8時至9日9時,南部山區平均雨量109毫米。其中,塔石山區將達到160毫米以上。請各鄉鎮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嚴防突發性山洪和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立即轉移危險區域人員;繼續做好水利工程,特別是水庫山塘的巡查……接到這一通知,塔石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將“轉移危險區域群眾”列為全鄉黨員干部的頭等大事。8月8日是周六,可該鄉全體黨員干部都主動放棄休息,備戰搶險。事實上,近期雨水頻繁,作為山區的塔石,地質災害呈高發態勢。為此,該鄉一直堅持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要求全體黨員干部時刻繃緊弦,隨時為保護群眾安危盡責。正是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全體黨員干部都形成了“險情就是命令,時刻準備出動,確保地質災害零傷亡”的責任意識。
災情是命令,危難方見黨員情
魚潭村黨支部書記范紹平獲悉臺風過境,考慮到本村是地質災害村,安全隱患較大,積極動員村里其他黨員干部配合鄉干部及時轉移了群眾。
據鄉干部介紹,8月9日,魚潭村在轉移群眾過程中,有些村民覺得村里的避災點過于簡陋,連張床都沒有,而且蚊蟲又多,不愿意轉移;也有部分村民受上一次臺風“燦鴻”影響,認為“這次也不會有事”;還有村民由于身體原因,行動不便……針對這些情況,鄉、村兩級黨員干部密切配合,多措并舉開展工作,最終完成了轉移任務。比如,鄉干部第一時間聯系加工廠,為該村避災點送來了12張木床,提供村民睡覺,并及時發放了殺蟲劑、礦泉水、酥餅等物資;對一些麻痹大意的群眾,黨員干部輪番上陣,苦口婆心做其思想工作;對行動不便的群眾,組織精干力量幫助其轉移重要物品,并抱著小孩、攙扶著老人前往安全地點。此外,鄉、村黨員干部還積極聯系車輛,將一些選擇到市區避災的群眾平安送達……
“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后聽哭聲。”這是塔石鄉黨員干部共同的心聲。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此次轉移群眾過程中,該鄉黨員干部始終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每一位下村的鄉干部都和村里的黨員干部一起守夜值班,一遍遍巡邏排查地質災害點、老舊危房是否存在未轉移的群眾,關注河道水流上漲情況。同時,對轉移至避災點的群眾給予關懷、安撫,以穩定大家的情緒。
據悉,塔石鄉黨員干部的行動,受到了群眾普遍點贊。很多人表示:“黨員干部能在這樣的臺風天氣關心我們、幫我們搬到安全的地方,我們心里挺感動!”
(記者 周江徽 實習生 周海燕 通訊員 朱麗霞)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