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有效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緊緊圍繞“有效”下功夫,“跑”字當頭抓招商,抓上大項目,抓要素保障,鼓勵企業“機器換人”加大技改投入,推進“四破”專項整治,倒逼低效用地騰退,以簡政放權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要準確把握約束投資增長的主要問題,科學布局有效投資。把要素改革政策和工業經濟激勵措施送進各家企業,抓大扶小,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發展問題,當好企業服務員,促進企業加快發展。
去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區狠抓工業投入,快促項目建設,著力通過擴大工業有效投資,以工業大項目帶動工業經濟平穩持續發展,全力護航工業經濟逆勢突圍。但是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以及金西區塊劃歸市開發區管理等原因,我區工業投資持續低迷。據區統計局上報數據顯示:去年全區累計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20.16億元,同比下降9.2%。成為多年持續增長的首次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全區缺乏工業主戰場、主陣地,目前除新城區有一些工業項目外,蔣堂界首區塊、羅店倪西店區塊因基礎原因都未具備開工建設條件,新開工項目明顯不足。新城區13個“50億”投資項目2014年僅完成3.5億元。今年初據全市500萬元以上工業投資項目入庫申報情況反映,我區注冊企業274家申報入庫項目數68個,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僅申報2個,企業投資擴張熱情、愿意下降明顯。2014年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累計完成投資?13.07億元,占工業投資比重?68.03%。
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優化結構,扶強龍頭,轉變發展方式,增強企業競爭實力。
(一)、進一步加強領導。切實提高加快工業發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正像徐加愛書記說的:金華的趕超發展要從強工抓起、金華的保穩促調也要從強工入手、金華的富民強市更要以強工支撐。建議建立區“三有效”項目評估協調小組,由區領導擔任協調小組組長。發展是要務,項目是載體。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集中精力抓建設,千方百計增投資,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和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大項目謀劃和推進力度,并以此為主要抓手集聚有效投資,推動一批項目落地見效、投產見效、轉型見效。抓好已準入未供地和已供地未開工項目的落地、開工,加快重點推進今年應開竣工項目。想方設法加快投資進度、細化方案措施。加強項目跟蹤管理,努力完成年度投資建設任務。
(二)、切實抓好資源(重點是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當前,我區加大“四破”整治力度,處置僵尸企業17家土地893.95畝、圍墻圈地8家土地383.14畝、低效企業37家土地1740.51畝,取締低小散企業162家土地175.4畝,全區共收回土地1115.56畝、盤活土地1482.4畝、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145.48畝,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婺城新區去年就已收回3、5年前招進的永樂、昂泰、佑泰等5個項目的土地近300畝,付出艱辛努力收回土地固然是好事,但也不無痛心地啟示我們:從引進供地到收回再引進供地,倒騰來倒騰去,幾年就過去了,土地沒產生任何效益,沒有發揮有效作用。到目前止,我區有19個項目已供地無進展,涉及已供土地1025畝,有712畝土地轉而未供無項目引進。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是我們緊迫而長期需要考慮的問題。選項目,一定要以“嚴格設置準入條件,認真篩選建設項目,合理分配用地面積,盡量縮短建設周期”為工作重心,根據項目質量統籌安排我區的工業用地指標,提升我區工業區的整體能級。
(三)、真正提高政府部門的有效服務。強化為企業服務意識,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才能留得住客商,留得住項目。在服務上實施“一門服務、全程跟蹤”,每個項目的任務、時限、責任單位責任人都要明確。尤其是對重點客商、重點項目,由區主要領導跟企業掛鉤結對。破解項目落地難、推進難、遺留問題處理難等瓶頸。積極主動向企業宣講各類優惠政策、扶持政策,引導企業走科技創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之路。(1)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項目審批程序,深入推進“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建議項目評估協調小組定期召開例會,對各工業區申報的新引進項目進行評審與篩選,并對評審通過的項目按質量(產業導向、投資強度、土地出讓價格、環保評價等)進行排序。(2)、建立項目長效管理機制,建議成立項目專管員制度,及時了解項目建設最新動態,在此基礎上加強監督與管理,積極做好相關協調服務工作,促使項目縮短建設周期。(3)、提升產業投資平臺,完善園區招商制度建設。發揮重點平臺的招商“主戰場”作用,強化產業鏈招商、二次招商、以商引商;同時要加強平臺的提升工作,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集聚平臺建設,提升我區的影響力和外來投資的吸引力。
(四)、真正做到政策的有效扶持。當前,國家、省、市、區各級政府對企業有許多扶持政策,如投資技術改造、投資兩化融合獎勵等等,但當地政府往往又設置一些前提條件,如畝產稅收要達到多少,地方財政貢獻達到多少,等等,這樣許多扶持政策又得不到兌現。我們作過初步統計前年去年兩年企業應享受的政策60%沒有享受到位。因為企業剛投資的階段往往是收益最少最需要扶持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扶持政策才是最有效的。所以建議:一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加大對工業支持力度,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當前,尤其要重視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在困難時期發揮好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建議我區取消企業初期畝產稅收考評。二要加快工業園區基礎建設,種好梧桐引鳳凰,重點放在政策扶持、技術指導、項目引導等外部環節上。建議區里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小作坊生產的家庭企業兼并重組、流轉盤活、轉型升級,積累技術項目列入重點建設、重大產業盤子,擴大投資擴大企業規模。三是要重視軟環境方面建設。根據我區投資軟環境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建議既抓硬環境,又抓軟環境。軟環境方面,切實加強行業協會、企業家協會建設,積極培育各類“中介”服務組織。四要再爭取更多的保障政策,加強政府信用建設,創造一流的信用環境。政府誠信,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大基石,也是發展投資軟環境建設的客觀要求,關系到我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大局,為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包容性發展,打造經濟升級版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系婺城區經濟商務局黨組成員)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