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不僅代表一個地區的形象,也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自“康莊工程”實施以來,目前,婺城區農村公路通村率已達100%,形成了內通外接、干支相連的農村公路交通網,促進了經濟發展,群眾出行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由于“建管養”發展不協調,造成農村公路完好率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針對該問題,2014年以來,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多次組織人員深入一線進行認真調研,并召集各相關職能部門全面分析,進一步明確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的具體措施。
一是加大農村公路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強涉路違法案件的查處,保障農村公路路產路權不受侵犯。針對農村公路承載力低的實際,在大噸位車輛通行較多路段設置限高限重通行標志,在通村路與高級路銜接處設置限高裝置,禁止大噸位車輛通行;公路路政執法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村公路的巡查力度,對過路澆地、亂堆亂放等違法占路行為和超限運輸行為進行嚴厲查處。二是認真落實管護責任,按照農村公路日常管理要求,通過實行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實現了養護工作專業化,并積極推進工作市場化。三是加大資金投入,近年來,上級部門重視農村公路建設與管養工作,加大農村公路的管養投入及鄉鎮養護站基礎設施投入。同時,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督促各鎮(街道)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于改善所轄公路路況。四是嚴格落實考核機制,嚴格按照《農村公路養護考核辦法》對各有關單位進行動態考核,獎優罰劣,達到保護好現有的公路資源,使其能夠長期發揮應有作用的目的。通過以上的舉措,極大打擊了損壞路產路權的違法行為,有效保障了農村公路的健康運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