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地鎮雅干村是個美麗的小山村,有環抱的幽幽青山,蒼翠的茂林修竹,蜿蜒崎嶇的山村古道,承載千年的老樟樹,雅干溪川村而過,流水潺潺,清澈見底。據了解,該村下轄1個自然村,人口近800人,現有山林面積10717畝,耕地面積379畝。
和大多數山區農村一樣,山多地少的地理環境,是導致雅干村集體經濟薄弱滯后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村干部的努力下,雅干村今時不同往日,造橋修路、自來水安裝、污水管網提升改造等村民關注的民心工程紛紛立項、完工,呈現出一番欣欣向榮的良好發展態勢。
走進雅干村,首先看到的是寬敞整潔的村主干道,在雅干村村支書方廣生的介紹下記者得知,這段路曾一度是雅干村和附近喻斯村村民的一塊心病。婺城區縣級公路安下線長約1公里的雅干村段是2004年前后建成的四級公路,也是喻斯村500多村民進出的唯一道路,路面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但由于涉及農房拆遷、土地置換、三座橋梁建設等復雜問題,一直沒有完成道路建設,成為安下線公路建設的“腸梗阻”。2010年,該村確定了工作首要目標,就是打通道路“腸梗阻”。在村干部的努力下,巧妙地在“激活”道路兩側規劃出40多棟房屋宅基地,用于村內道路涉及房屋拆除的拆遷安置,大大減輕了村內房屋拆除的阻力。另一方面,將規劃道路內200多戶800多人自留地政策處理費用補賠款發放至涉及到的村民,安下線公路雅干村段在時隔8年之久,終于重新啟動建設。據了解,近幾年雅干村造了4座新橋,鋪了多段新路,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同時也方便了村民將山里的毛竹和其它特產運出去賣。
“這一屆選舉上來的村干部真不錯,全心全意為村民謀福祉,肯啃‘硬骨頭’,為村里干了不少實事。”雅干村的村民是這樣說的。去年夏天,雅干溪洪水暴漲,堰壩被大水沖毀,為了保全村安全,村干部立即組織人員、機械及時修復;12月份的時候,備受雅干、喻斯兩村村民關注的惠民工程“民心橋”建設,也是在村干部們的全力護航下得以順利施工。“最近村里正在造沿溪的游步道,還準備建幾座涼亭,我們將努力打造一步一景的‘公園式’新農村,以后村民們吃完飯后就可以到溪邊走走,放松心情。”方廣生說,村子的發展離不開群眾的支持,村干部要切實做好村民的“領頭雁”。
“水變清了,路變通了,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往我們村里跑的城里人越來越多了。”現如今,雅干村的村民總有說不完的自豪。然而,雅干村的村干部和村民深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是雅干村發展的根本,接下來,他們還將繼續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新農村建設的東風,努力把村子建設得更加美好,讓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