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早上,記者再次來到了位于婺江西路396號的十五號婺江西路區塊征遷工作組。據了解,該區塊共有被征遷戶135戶。從元旦簽約第一天到今天,該區塊完成簽約的已經有79戶。每在工作進度的黑板上貼上一個小紅旗,工作人員就倍感高興,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這是自己用公平和真情換來的理解所取得的成果。
方師傅:感謝黨的政策,讓自己感到幸福滿滿
早上9點多,方師傅就和家人一起來到了十五號婺江區塊,和工作人員再次確認了一遍相關政策之后,方師傅拿著相關的證件走進了簽約室準備簽約。
方師傅的老伴林阿姨告訴記者,這里的房子是以前單位分配來的,面積不大,一家三口住著都覺得擠。幾年前,全家人都搬到江南去住了,這里的房子就一直空著。聽說這里要拆遷了,老兩口很高興,“現在國家政策好,房子拆遷我們老兩口倒也享了不少的福利!這不今天就趕緊過來把合同給簽了。”
工作人員從方師傅的手中接過相關的證件,仔細核對之后,把相關賠償金額計算好遞到方師傅。每一項,工作人員都詳細地解釋給方師傅聽。方師傅感嘆說:“這服務態度真的是讓我們倍感溫暖!”隨著方師傅在合同紙上簽下自己的大名,摁下紅手印,他的合同也就簽完了。方師傅笑說:“真的感謝黨,讓我們現在的生活這么幸福!”
房屋征遷工作人員:政策剛性人有情
其實,駐扎在二七區塊舊城改造的房屋征收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方師傅一樣通情達理,但有的卻并不很理解他們的工作。對于在二七區塊做征遷工作的工作人員來說,每天最重要也是最繁雜的工作就是做被征遷戶的思想工作。一位做征遷工作的工作人員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工作:嚴守政策保公平,人文關懷得民心。她坦言:“做征遷工作就是要用心去和被征收戶交流,只有以心換心才能做好房屋征收工作。”
今天,陳阿姨也來到了十五號婺江區塊簽約。陳阿姨告訴記者,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對房屋征收工作人員的工作很不理解。在聯系方式上,陳阿姨并沒有留下自己的電話,只是留下自己的工作單位:太和堂藥店。為了能夠和陳阿姨取得聯系,工作人員幾乎是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太和堂藥店,好不容易才找到陳阿姨。了解到陳阿姨對相關的征遷政策不是很清楚,工作人員就耐心地為她講解。之后,有新的政策出來,工作人員就會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陳阿姨。有時候,陳阿姨遇到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就打電話咨詢工作人員,電話那頭的他們總會第一時間給予解答。陳阿姨說:“是他們的真情感動了我,他們的工作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如今,陳阿姨和工作人員已經成為了朋友。對于工作人員來說,政策是剛性的,可是如何在剛性的政策中給予老百姓最好的服務是他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