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救助、捅馬蜂窩、火災現(xiàn)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消防戰(zhàn)士。
龔新憲是金華市消防支隊婺城區(qū)大隊站前中隊中隊長。從2000年入伍至今,龔新憲當?shù)亩际窍辣胛?5年,先后榮獲三等功5次,各類嘉獎10次,先后被評為全省“十佳優(yōu)秀士官”、全省“十佳攻堅隊員”、2次全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支隊年度工作先進個人、全省“軍事業(yè)務標兵”等榮譽。當了15年的消防兵,軍旅生涯帶給他的不僅僅只是榮譽,還有歷練與成長。
從新兵到老兵,他用刻苦訓練來提高自己
2000年,高中畢業(yè)的龔新憲不顧家人的反對,報名當了兵。從走進部隊的那一刻開始,龔新憲就下定決心不斷向一名優(yōu)秀士兵的方向努力。
剛進入部隊,龔新憲完全不能適應軍隊生活,每天早起的訓練,冬冷夏熱,讓他倍加想念家人。他告訴記者,那時候通訊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一個新兵連只有一部座機,一個星期只能打一次電話,每次打電話都要排好長時間的隊。想家的時候,習慣地就會給家里寫封信。對他來說,那段日子是最難捱的。
新兵時期的他,身材嬌小,沉默寡言,各項訓練成績也不理想,但是他并沒有因此放棄和感到失落,而是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趕超同一批甚至要超過老班長老同志。于是,第一個出現(xiàn)在訓練場上的是他,最后一個休息的也是他,汗水濕透了迷彩服,在烈日的燒炙下,干了又濕,濕了又干,手上、腳上無數(shù)次的撞傷、擦傷,身上的傷疤就是最好的見證。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次堅持下,龔新憲的訓練成績也慢慢提高了。之后。代表支隊參加比賽,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他連續(xù)多次榮獲支隊大比武第一名、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
2009年7月,龔新憲警校畢業(yè)分配到磐安消防中隊。當時磐安中隊的老營房很舊,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而且各項比武競賽成績多年來一直不理想,甚至都處在末尾的狀態(tài)。
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龔新憲并沒有放棄,他覺得條件越是艱苦,就越能鍛煉人,當初來部隊就是奔著吃苦鍛煉來的。從那時候開始,龔新憲就帶著中隊十余名戰(zhàn)士開始了艱辛的爬坡之路。兩個月后,在支隊執(zhí)勤崗位練兵比武競賽中,中隊取得了團體總分第四名的成績。
對于龔新憲來說,訓練從來都是不用分時間的,早上、下午、晚上,有時候是在烈日下,有時候是在風雨中。他用實際行動鼓舞著中隊戰(zhàn)士們的士氣,他放棄休息時間,甚至婚假也僅用了3天,臨近比武的關鍵時期,他始終堅持在中隊,通過不懈的努力,在2010年的支隊體能比武競賽中取得團體總分第三名,個人也獲得多個好名次,在2010年全市執(zhí)勤崗位練兵比武競賽和2011年的全市部隊打造消防鐵軍比武競賽中,2次奪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讓磐安這個沉寂了多年的山區(qū)中隊終于看到了一絲新的曙光。
用赤膽忠心來膽起肩上的責任
從剛開始的新兵到后來的副班長、班長,再到現(xiàn)在的中隊長,這15年來,龔新憲一直用行動詮釋什么是責任二字。
2001年12月24日,有一輛裝有30噸液化氣的槽罐車車在轉彎時,由于變道過大,司機沒有把握好,側翻在5米多深的水溝里。那天還是“平安夜”,翻車的地方正是一個村子的中間,如果發(fā)生爆炸,整個村子就不平安了。由于地勢的緣故,吊車沒法作業(yè)。搶險指揮組立即疏散了全村村民,并采取了放空點燃的措施,龔新憲和他的戰(zhàn)友們用帶架水槍不斷的稀釋著罐體,堅守了三天兩夜,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2004年當時的寧波余姚市區(qū)帥康大酒店的廚房火災,里面有10余只液化氣鋼瓶,在火災撲救處置過程中發(fā)生了轟燃,幸好他個人防護措施到位,只是被沖了個趔趄,沒有受傷,并成功撲救了這起火災。
他說自己是一名消防兵,就應該沖在滅火和搶險救援的第一線。據(jù)了解,龔新憲先后參加大小戰(zhàn)斗3000余次,成功搶救人員70余人。和很多消防兵一樣,他的每一次救援也都充滿著危險。
2006年,龔新憲參與了一場救火,著火的是一間小廠房,當時火已經(jīng)被撲滅的差不多了。為了更加清楚地查看現(xiàn)場情況,龔新憲企圖進入到廠房里面。就在龔新憲一只腳踏進廠房時,隊長一把將他拉了出來。說時遲那時快,龔新憲剛被隊長拉出來,門上的那根水泥懸梁就坍塌了。“當時還真的被嚇到,半天沒有回過神來。那是第一次我離死亡這么近。”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龔新憲現(xiàn)在都還心有余悸。
軍人,就是為了奉獻
記者早上來到站前中隊,沒見著龔新憲,過一會,他氣喘吁吁地回來了,他說自己正帶著戰(zhàn)士們晨跑。身為中隊長,他平時的工作除了出警就是帶兵訓練。可龔新憲在這些士兵面前卻完全沒個“中隊長”的樣子,訓練的時候,士兵們總愛拿龔新憲開玩笑,而每每這個時候,他也不會生氣。他說:“帶兵就要把戰(zhàn)士們當作親兄弟。”
龔新憲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在工作生活中,他是戰(zhàn)士們的兄長,在他的心里有一本全隊戰(zhàn)士的“小檔案”,每一個戰(zhàn)士的性格、特長、愛好、家庭狀況他都了如指掌。每年新兵入伍,龔新憲都會給予他們幫助和關心,端正他們的入伍動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適應部隊生活。
今年入伍的新兵林龍杰入伍前打過工,本著鍛煉自己的目的來到了部隊。但是,入伍以后他發(fā)現(xiàn)部隊緊張、正規(guī)的生活讓自己很難適應,與相像中的境況截然相反,于是心理上產(chǎn)生了細微的波動。這一情況被細心的龔新憲發(fā)現(xiàn)了,但是他沒有馬上找林龍杰進行談話,而是認真研究林龍杰的人生經(jīng)歷和性格特點,利用休息時間查找了大量關于成功人士的軍旅經(jīng)歷,以大哥哥的身份和他聊天,用成功者的例子來鼓勵他,激發(fā)他的斗志。同時從身邊人、身邊事說起,和他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林龍杰也領悟了許多,漸漸地放下了思想包袱,堅定了安心服役、鍛煉自己的決心。
龔新憲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部隊。家在義烏的他,只能兩個星期回一趟家。他說:“覺得挺對不起老婆和孩子的,孩子現(xiàn)在年紀還小,正需要爸爸的時候,可我因為工作不能陪在他的身邊。”他總覺得對這個家虧欠太多了。
今年5月,龔新憲母親被查出患有癌癥,起初家人怕影響他的工作,還瞞著沒有告訴他,但細心的他發(fā)現(xiàn)后一再追問才知確有此事,這對于龔新憲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可是,當他每次踏進部隊的時候,他都會整理自己的心情,以最好的心態(tài)來面對每一個戰(zhàn)士。每一次家庭、個人和部隊之間需要抉擇時,龔新憲最終都會選擇后者。
記者問他有沒有后悔當兵,他說:“軍人嘛,就是為了奉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