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園溪和回溪是新獅街道貫穿南北的兩條溪河。通園溪起源于山下吳水庫,該溪流經(jīng)唐村等7個村(居),新獅街道段長約8560米;叵鹪从谏较聟撬畮欤撓鹘(jīng)下裴等5個村(居),新獅街道段長4660米。兩溪沿岸小作坊工業(yè)廢水直排、畜禽養(yǎng)殖污染直排、生活污水直排等原因造成了兩溪污染嚴重。2014年“五水共治”工作開展以來,新獅街道按照“源頭治理、堤岸綠化”的原則,以兩溪整治為抓手,加強清淤、保潔、畜牧業(yè)污染整治,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全面清除河岸沿線垃圾和堆積物、河里水草淤泥及漂浮物、全面關停區(qū)域內所有畜禽養(yǎng)殖戶,滅黑臭、提水質,確保河面、河岸暢通潔凈,2014年度的“五水共治”工作措施得力,成效顯著。
強領導 重宣傳 以績效考核促整治
為抓好“五水共治”工作,新獅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2014年初就召開了由全街道黨員干部參加的“五水共治”動員大會,同時成立了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辦事處主任及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組成的“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將治水任務分解細化到村,責任到人。
為使工作更有成效,新獅街道強化考核,制訂了《“五水共治”工作實施意見》、《通園溪水面保潔方案和考核辦法》,對各村(居)制定了具體的考核細則和措施,并將“五水共治”工作納入村(居)干部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重點部署、重點督查。
為增強群眾的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理念,新獅街道利用宣傳車、標語、黑板報、宣傳橫幅等形式,對“五水共治”工作進行宣傳,讓“五水共治”工作家喻戶曉,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借助黨員活動日及“五水共治”捐贈活動等載體,深化干群治水意識與決心。
強手段 抓重點 以具體措施促整治
為徹底改善居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新獅街道采取具體有效的措施促進環(huán)境整治。實行河長制、河段長制,通園溪和回溪由街道主任擔任轄區(qū)河長,全面負責本轄區(qū)內水質改善措施的落實。沿線各村主任擔任河段長,明確任務、責任及目標,與年終干部的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掛鉤。另外,為徹底消滅垃圾河、黑臭河,街道與各村(居)每戶簽訂《衛(wèi)生保潔責任書》,明確垃圾不入溪,并逐村美化、潔化溪岸。同時將兩溪分為楊家相、沙溪等8段,固定每段的保潔人員,明確起點和終點,落實好責任,要求其做好所包干區(qū)的河道、兩岸的保潔工作,保持河道流水通暢。同時街道集中人力,動用挖掘機等機械設備,從4月24日起,清理通園溪和回溪河道底沉積大量淤泥、水面雜草。完成通園溪清淤8558米,回溪清淤4656米,共清理污泥200余噸。10月底,街道再次組織三十余人,對兩溪進行了一次清理。
畜牧業(yè)養(yǎng)殖直排是導致“兩溪”水質污染的重要原因,開展畜牧業(yè)污染整治勢在必行。新獅街道成立了領導小組,并將街道干部分為五個工作小組,實行分組包干,責任到組,幫助有關村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從4月9日開始,街道禁養(yǎng)區(qū)應關停畜禽養(yǎng)殖場155家,目前已全部關停并拆除,處理母豬、生豬、奶牛共8701頭,禽類15000羽。拆除欄舍磚瓦結構面積18512平方米、簡易結構面積7852平方米、民房內欄舍面積8132平方米,100%完成了任務,全面杜絕了通園溪、回溪流域畜禽污染排放。
重質量 重成效 以長效機制促整治
為建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障長效機制,新獅街道按照區(qū)委要求,投資五百余萬元,在唐村、下裴、姚垅等六個村開展農村污水改造工程,修建污水處理池,凈化生活污水。目前唐村、姚垅等五個村已完工。太陽能垃圾房建設有兩個村已經(jīng)進入設計階段。另外,經(jīng)過前期實地勘察,兩溪共發(fā)現(xiàn)排水口130個,其中排污口72個,其他均為雨水口。農村污水改造工程完工后可以完成28個排污口的整改。剩余44個排污口,主要分布在通園溪的車頭、道院塘段及回溪的五一段。目前,街道與金華中微環(huán)境技術有限公司洽談,計劃采用安裝外接污水處理池的工藝進行污水口改造,并已在回溪的常青花園排污口進行試驗,著力做好排污口整治工作,確保環(huán)境質量的長效保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