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冬以后,在羅店、竹馬、乾西等溫室甲魚養殖重點區域,養殖戶多是用木屑、蜂窩煤甚至工業垃圾等作為燃料給甲魚棚供暖。大量煙囪持續排放滾滾煙塵,致使養殖場所在的村莊深處云霧繚繞的“仙境”之中。不過,這種“人為制造的壯觀景象”在明年之后,將在婺城徹底消失。
昨天,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結合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我區在聽取相關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溫室甲魚養殖業污染整治方案》,將按照“全面禁養、整體推進”和“政策引導、執法倒逼”的原則,大力開展溫室甲魚養殖污染整治,推進甲魚養殖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水環境和空氣質量。
經過多年發展,溫室甲魚養殖已成為婺城農業主導產業之一,目前,全區(不含金西三鎮)有溫室甲魚養殖戶115戶,涉及6個鄉鎮,養殖面積近30萬平方米,年產成品鱉近一億只。其中,羅店、竹馬、乾西是養殖重點區域,西吳村還成了省內外聞名的甲魚養殖專業村。然而,溫室甲魚養殖產業在給當地老百姓帶來收益的同時,卻對水質、空氣和農田造成了污染。當前,隨著全區“五水共治”進入縱深領域,溫室甲魚養殖污染整治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根據整治方案要求,婺城區要在2015年12月底前,對全區所有的溫室甲魚養殖場予以關停。這是我區在沙金蘭水環境整治、畜禽養殖業整治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的“五水共治”專項整治行動,將有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落實我區“五水共治”和“黑臭河整治”目標任務,也是倒逼甲魚養殖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甲魚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抓手。
據介紹,溫室甲魚養殖污染整治將分為調查摸底、宣傳發動、公示簽約、拆除復墾、總結掃尾五分階段。目前,由區水務局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全區所有的溫室甲魚養殖場(戶)的養殖、管理和輔助用房等設施建設情況進行全面的摸底調查,并建立一戶一檔。在各項前期工作完成后,下一步將以相關鄉鎮為工作責任主體,對轄區范圍內所有溫室甲魚養殖設施實施關停。
在羅店鎮西吳及羅大門村一帶,聚集著五六十家溫室甲魚養殖場。雖然甲魚養殖讓村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但卻使水環境和大氣環境受到了影響。許多村民更向往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我們這里是花卉之鄉,但是,一到冬季就天天生活在這濃煙籠罩的環境中,對于政府關停拆除溫室甲魚棚,村民都是非常支持的。”隨著關停整治工作的推進,相信不久的將來,花卉之鄉的天空將更為清朗。
養殖場關了,農民的生計怎么辦?無需過分擔心,相關部門已經為養殖戶的出路提前進行了謀劃。據悉,在整治工作推進的同事,我區將加大對轉產轉業的服務引導,積極鼓勵溫室甲魚養殖大戶轉產從事優質、高效、安全的生態效益農業,引領農戶轉業轉產。同時結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創建、家庭農場培育等重點,鼓勵農戶在復耕土地后開展生態農業,種植蔬菜、花卉等,走出一條轉產轉業新路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